1 / 49
文档名称:

重视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PPT(精).ppt

格式:ppt   大小:375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视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PPT(精).ppt

上传人:huiwei2002 2018/3/5 文件大小:3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视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PPT(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视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主讲人刘庆德
河南牧野律师事务所
1
1
人民调解概述及历史发展
2
调解法实施后的新特点及原则
3
4
调解的形式及程序
5
调解的权利义务,技巧与方法
6
调解的内容及司法确认


CONTENTS
调解受理、不予受理范围
7
调解协议的执行问题
2
01
PART
人民调解概述及历史发展
河南牧野律师事务所
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1
2
3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法院调解
4
人民调解的介绍
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的一种,它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必要补充、得力助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条对人民调解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对人民调解工作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我国现行的人民调解法及其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经历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经验”、“东方一枝花”的美誉。
5
人民调解的历史发展
古代:据考证,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官府中,就设有“调人”、“胥吏”的官职,专司调解纠纷,平息诉讼,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官府中的调解制度发展为乡官治事的调解机制。
新时期:1950年,周恩来总理专门指示“人民司法工作还须处理民间纠纷,……应尽量采取群众调解的办法以减少人民讼争”。1953年第二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后,开始在全国区、乡党委和基层政权组织内有领导、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人民调解组织的性质、名称、设置,规范了人民调解的任务、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要求人民调解必须依法及社会公德调解,遵守平等、自愿及不剥夺诉权的三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的颁布,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民调解制度在新中国确立。
6
02
PART
调解法实施后的新特点及原则
河南牧野律师事务所
7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人民调解显现出的新特点
8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中国具有“和为贵”、“无讼”、“厌讼”的法律文化传统,而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则是这一传统的重要体现。根据调解人的性质不同,调解大致可分为官方调解和民间调解。其中,人民调解是诸多民间调解类型中分布最广、作用最大的一种调解方式,是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认为是解决纷争、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外也同样享有盛誉,被誉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东方经验”。


(一)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
9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1954年
1989年
2002年
中央人民政府就制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依据。
国务院又重新制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但这两个法规只规定了人民调解的组织程序,没有全面地对人民调解制度作出完整规定。
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最高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最高院、司法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