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是由【可爱的嘎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孝感高中2022—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黄旭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成功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由于虽然我们情愿依据公正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公正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话现了新中国
A.“另起炉灶”的外交特征 B.“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特征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成果 D.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
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进展 B.确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3.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毁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全部。”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体现的是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精神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生疏
4.公元前431 年,伯里克利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特长,他就会受到提拔,担当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困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这段文字说明伯里克利时期
①公民必需轮番参与公职 ②废除了梭伦改革后还存在于公民间的财产等级制
③参与公职的公民有工资保障 ④文中体现的民主有自然法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2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横批:抗日先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
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斗 ②中日民族冲突日趋尖锐
③国民政府在预备抗战 ④该校重视培育同学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确定程度上阻挡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进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进展。”上文表明明朝内阁的设立
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协调了君相冲突,是皇权弱化的产物
C.随侍皇帝左右,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D.仅备皇帝随时顾问,不具有决策权力
7.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文中当时谱学的兴盛: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 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③社会等级森严.流淌性差 ④行政管理多元化,人身固位化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接受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打算录用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行卷制留意考生平日作品, 带有主观性,是不行取的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D.反应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 的不断的探究
9.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进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依据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实行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10.某次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转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转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55年万隆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0年中苏会谈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11.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下列对这一思想家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进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12.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统治。一是阅历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冷静事功。二是抱负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抱负主义”的典型国家应当是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13.马歇尔方案救济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需集体制定复兴方案,并且要相互协调生产与流通。马歇尔救济的这一条件
A.便于美国把握西欧
B.协调了西欧国家的冲突,有利于避开新的世界大战
C.推动二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D.促进西欧的联合,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向西欧的集中
14.“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中的美苏)面临了很多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挑战”意指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B.“小国”泛指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C.美国盟国的“挑战”来自欧盟与日本     D.苏联盟国的“挑战”来自东盟与东欧
15.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方案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指的是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的资本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特地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需听从议会 B.为官清廉,虚心纳谏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月 年月 年月 年月
A B C D
18.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最精确 的是
A.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在古罗马起的作用不大
19.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叙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他主要是在地方上监察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出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淌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 C.科举取士 D.农夫起义改朝换代
21.下面是摘自八路军总部的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乐观的行动……”从中可推想文中“我军”实行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拓敌后战场 B.协作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进行平型关战役,协作国民党军进行的太原会战
22.2022年9月1日,《中国经营报》在《人民主权和民主的专制可能》一文中写道:“人民主权在古希腊伯利克里时代是人民直接行使主权,但这种直接民主在现代生活中行不通,因而人民主权便规律地转化为‘主权在民’”。对这句话解释最精确 的是
A.“人民主权”和“主权在民”有本质的区分
B.文中的“民主的专制”的实质就是政府权力必需全部来自民众
C.只有人民直接行使主权才体现“主权在民”
D.文中的“民主的专制”的关键不是主权的来源而是主权的行使
23.有学者这样描述:“这个帝国既不进展英国式的强有力的立宪政体,也不借鉴作为法国特征的民主与公正。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方案,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俾斯麦的“许诺”最有可能是
A.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 B.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确定权力
C.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2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峻的灾难。”托克维尔此话强调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C.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乐观性 D.总统制有利于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25.“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概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定灭亡,无产阶级将是将来世界的仆人!”从今,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头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26.“阻挡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白二战后美国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扬 B.实施马歇尔方案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救济
27.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逝”“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推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头于
A.20 世纪 30 年月初 B.20 世纪 40 年月中期
C.20 世纪 70 年月初 D.20 世纪 80 年月末
28.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了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赞扬的,他比尼克松英勇。”田中首相“比尼克松英勇”的是指
A.在西方国家中领先与新中国建交 B.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在日本事导人中领先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赔礼 D.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
29.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逝。……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将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精确 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气对比尚未成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30.以下是曾任江苏巡抚的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31.毛泽东在1941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严峻批判了长期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思想路线。当时毛泽东批判的主观主义错误表现在( )
①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土地革命战斗后期王明的“左”倾错误
③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 ④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武装斗争方针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2.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有两个万岁,一个是共产党万岁,另一个是民主党派万岁,资产阶级不要万岁,再有两三岁就行了。”“两个万岁”的指出意味着
A.中共照旧摆脱不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 B.中共要与民主党派长期联合执政
C.中共与民主党派要共同毁灭资产阶级 D.中共要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33.出名维新人士容闳认为,“(美国)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货船,其举动何殊义和团?”这表明其
A.确定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正义性 B.生疏到义和团运动对美国独立战斗的指导意义
C.批判义和团反帝斗争的盲目排外性 D.期望义和团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34.国民党军队“所处的位置与日本在侵华战斗期间的患病毫无二致”,而人民军队“成功地运用了保存自己实力的运动战,为最终的战略作预备,这个时机由他们自己选择”。据此推断,此时应当处于( )
A.解放战斗战略防备阶段 B.解放战斗战略反攻阶段
C.解放战斗战略决战阶段 D.土地革命战斗时期电报
35.“绝密。×××:敌发觉我。谍息:韩六师情报参谋24日称‘敌主要为八路军’。
——军委作战部,。”
该档案材料反映的历史大事
A.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方案
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二、主观题
,回答问题。
材料一 627年的后半年,太宗就如何使国祚长期一事征询群臣的意见。年迈的萧瑀建议,应恢复使夏.商.周三代国祚长期的封建制。
萧瑀的建议引起了历久不息的吵闹争议。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礼部侍郎李百药指出,周代所以国祚长期是由于天命,而不是由于封建制度,况且到了后期,周就极度衰弱了。另外一些官员则指出了实行封建的后果;魏徵的反对理由是,实行封建将缩小王畿,大量削减国家的岁入,以致无力供应官吏的俸禄。他和马周还指出诸侯无道的危急和可能发生的国家防务问题。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与国家主义者相对立的政治派别是州权主义者。他们认为各州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邦联则是:“各主权国家之间的一种同盟。”但他们对邦联时期麻烦的政治.经济问题并无良策。因而都渐渐倾向于赐予中心政府更多的权力,以解决共同关怀而又非一州所能单独解决的各种问题。
——刘绪贻.杨生茂《美同志曾经指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国实行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状况。”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政治体制,通过这一政治体制,吸引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管理管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活动,在民主的基础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富强和进步。
——李安辉.王升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政治文明的追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的缘由。(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家主义者与州权主义者在主见上的区分与全都性。(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4分)
(4)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心政府加强地方管理的生疏。(4分)
37.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乐观探究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进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取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托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特长,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赐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确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取和制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概括说明“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体现。(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取和制造性转化”的表现。(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的学说及创建共和国时如何体现“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4分)
孝感高中2022—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 BCCBB 6——10 ABDCB
11——15 BADBB 16——20 CCCAC
21——25 CBACB 26——30 BBDCC
31——35 CDAAD
36(1)封建制不会使政权长期;实行封建会大量削减国家收入,无力保证官吏俸禄;分封的诸侯有可能叛乱,危及国家政权。(6分)
(2)区分:在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还是各州,州是不是主权国家上主见不同;州权主义者认为主权属于各州,各州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国家主义者的主见刚好相反。全都性:在遇到政治.经济问题而并无良策时,都主见加强中心政府的权力,以解决共同关怀的问题。(4分)
(3)意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吸引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活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富强和进步。(4分)
(4)生疏:维护国家统一是重要前提;加强中心政府领导,促进整个国家问题的解决;适当给地方权力,调动地方政府的乐观性;疼惜少数民族利益,实现民族团结与富强。(4分)
37(1)沿袭: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2分); 变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2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民主;赐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4分)。
(3)“兼收众长”:学习西方,实现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
“创新”:为避开西方毁灭的贫富悬殊,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