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新课标Ⅱ第一辑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Ⅱ第一辑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3/26 文件大小:2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Ⅱ第一辑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新课标Ⅱ第一辑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课标Ⅱ第一辑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其次次月考化学试题【新课标Ⅱ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包括22小题,1--6每小题2分,7--22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下列化学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Cl B.Cl-的结构示意图
C.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D.HClO的结构式 H-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受热不易分解 ②共价化合物确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愿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确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确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愿定是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生成的反应确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碱性氧化物确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愿定是碱性氧化物
A.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⑥⑦  C.③⑥⑧  D.①③④⑥
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转变(降温存加压)而变化的状况,由此可推断(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g)+ B (g) 2 C (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 E1、E2减小,△H不变
C.增大反应体系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B的浓度削减
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减慢,A的转化率增大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5℃ 101kPa时,CH4(g)+2O2(g)=CO2(g) +2H2O(g) △H=-Q kJ/mol,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Q kJ/mol
B.CaCO3(s)=CaO(s)+CO2(g) 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ΔH<0
C.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到平衡后,上升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
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的值均大于零):
H2(g) +Cl2(g)=2HCl(g) △H1=—Q1 kJ/mol
H2(g) +Br2(g)=2HBr(g) △H2=—Q2 kJ/mol 则△H1<△H2
8.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A.Ba2+、Ca2+、Cl- B.OH-、CO32-、Na+ C.Ca2+、ClO-、Cl- D. H+、Fe3+、SO42—
9.对下列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
④Fe与稀硝酸反应。转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加
11. 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 右 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元素甲的简洁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
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
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4种元素的简洁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挨次为:丁>乙>丙>甲
12.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 NH4++HCO3-+2OH-==CO32-+ NH3•H2O +H2O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 + 2I- == 2Fe 2+ + I2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2HCO+2OH-===CaCO3↓+CO+2H2O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A
B.100 mL mol·L-1 Na2CO3溶液中,
C.标准状况下,××1023
D.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
14. 下列试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取,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5.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确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ΔH=Q kJ/mol。
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体积/L
c (Y)/(mol/L)
温度/℃
1
2
4
100



200



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削减
C.Q<0 D.体积不变,温度上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 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Q2 >Q2 =Q2
17. 试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加热和净扮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供应的物质完成相关试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硝酸
Cu
NO2
NaOH溶液
B
浓氨水
CaO
NH3
H2O
C
稀硝酸
Cu
NO
H2O
D
浓硫酸
Cu
SO2
饱和NaHSO3溶液
18. ,金属完全溶解, 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且质量为(a+)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B.
C.     D. x=2y
19.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确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确定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20.对四支分别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B.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确定有SO42-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潮湿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确定无NH4+
,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测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N2
H2
NH3
(1)
2
3
0

(2)



Q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1)(2)反应达平衡时压强相等
B.容器(2)中反应开头时v(正)>v(逆)
C.容器(2)中反应达平衡时,
D.若条件为“绝热恒容”,容器(1)中反应达平衡时n(NH3)<
22.取确定质量含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并进行下列转化:( )
则转化过程中所加稀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第II卷(选择题,共60分)
23.(共4分)试验室可以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1)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2)取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24.(6分)在Na+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试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试验内容
试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相对原子量:Si 28;S 32)
(1)试验Ⅰ能确定确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 ____。
(2)试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试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 定 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4)推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2分) 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像,又有咸味,简洁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2)依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需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 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Al+ NaNO3+ NaOH=== NaAlO2+ N2↑+ 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L。
(5)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6.(10分)如图是某争辩性学习小组设计的SO2与Na2O2反应的探究装置.
(1)试验开头时,打开旋塞K,通入N2排尽整套装置中的空气,关闭旋塞K。点燃酒精灯,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反应过程中,观看到:A中毁灭黑色不溶物;C中固体由淡黄色渐渐至完全转化为白色;若将带火星木条伸入D试管口内,火星显得更光明。
① 停止加热后,再通入N2至整套装置冷却,其目的是 。
② 取少量C中白色固体,溶于蒸馏水得无色溶液W 。若向W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 振荡,紫色褪去;若向W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毁灭大量白色沉淀;则说明C中白色固体有 。
③ 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过滤出A装置中的黑色不溶物,洗涤后将其溶于浓硝酸,得到蓝色溶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 向蓝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a.Cu b. CuO c.CuS d.Cu2S
27.(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已知A、B、C、D、E、X、Y是由表中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所示的
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⑤与As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若E为氧化物,则A、X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Y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碱性溶液反应,当消耗1 mol还原剂时, mol氧化剂,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
I.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确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
xA(g) + 2B(s)yC(g) △H< 0。在确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
(2)推想第10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填序号,下同);第16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
①减压 ②增大A的浓度 ③增大C的量
④升温 ⑤降温 ⑥加入催化剂
(3)若平衡I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II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II. 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亮     气囊。关闭K2,将各1 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B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推断可逆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
② N2O4,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打开K2,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_L。
参考答案
计算过程:
24.(6分)
(1)Ag+、Mg2+、Ba2+ (1分)
(2)SiO+2H+===H2SiO3↓(1分)
(3)如表(2分)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0

(4)存在(1分), mol·L-1(1分)
25.(12分)
(1) NaNO2 (2分) (2) ②、⑤(2分) (3) B(2分)
(4)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2分)、(2分)
(5) ① NH4+(aq)+2 O2(g)==NO3-(aq) + H2O(l) + 2 H+(aq) ΔH=-346 kJ·mol-1(2分)

26.(10分)
(1)Cu + 2H2SO4 CuSO4 + SO2↑ + H2O (2分)
(2)观看气体通量、干燥 (1分)
(3)① 防止造成污染 (1分)
② Na2SO3、Na2SO4 (2分)
③ 4OH- + 2SO2 + O2 = 2SO42- + 2H2O (2分)
④ c、d (2分)
27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可确定⑧是钙;⑤是N,与As在同一主族,依据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较强的是N;A在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物,可确定A是NO2,E是NO,则X是Fe;当消耗1 mol还原剂时, mol氧化剂,转移5 mol电子,说明生成物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5,Cl元素的化合价为-1,由此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答案 (1)Ca (2)N (3)NO2 Fe
(4)5ClO-+2As+6OH-===2AsO+5Cl-+3H2O
28.(14分)
I.答案(1) mol/(L•min) (2分)
(2)④⑥;④(3分)
(3)>(1分)
II.①气囊B的体积不再减小或气体颜色不再变化(其他合理答案给分)(2分)
② 变小(2分) ③ mol·L-1·s-1 (2分) ④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