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aibai 2025/3/27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是由【baiba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容器安全管理制度1
  压力容器安全档案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台帐、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台帐、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为了确保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档案齐全完好,特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一、压力容器台帐
  压力容器台帐内容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名称、型号、种类、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单位、购置时间、检验情况、使用状态、重大维修情况及其它变更情况。










  二、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台帐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台帐内容至少包括姓名、作业类别、作业证号、取证时间、换证情况,事故记录。
  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是方便日常管理、提供工作见证的重要资料,应针对每一台压力容器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 压力容器登记卡;
  (3)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4)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 、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6)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7)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2.档案资料均应分类、注册登记、编制索引,不得遗失和混装,每年进行一次普查。每台压力容器均应进行统一编号,以便日常管理。
  3.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4.相关人员应及时填写有关记录,并存入相应的技术档案。
  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由压力容器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为永久保存,只有当该压力容器报废或拆除后技术档案方可销毁。










  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一般不外借、外传。如需借用,应办理借用登记手续,用完后及时归还。
  7.常用资料如有需要复印,可以由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由档案管理人员复印分发,并记录在案。
  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如有遗失,应及时上报、设法补救,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容器安全管理制度2
  正确合理地操作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为即使是容器的设计完全符合要求,制造、安装质量优良,如果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压力容器事故。
  压力容器作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要保证其安全运行,必须做到:
  一、平稳操作
  压力容器在操作过程中,压力的频繁变化和大幅度波动,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不利的。应尽可能使操作压力保持平稳。同时,容器在运行期间,也应避免壳体温度的突然变化,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压力容器加载(升压、升温)和卸载(降压、降温)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或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对容器产生不良影响。
  二、防止超载
  防止压力容器超载,主要是防止超压。反应容器要严格控制进料量、反应温度,防止反应失控而使容器超压,贮存容器充装进料时,要严格计量,杜绝超装,防止物料受热膨胀使容器超压。
  三、状态监控










  ,及时发现容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容器运行状态的监督控制主要从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等方面进行。
  (一)工艺条件
  主要检查操作压力、温度、液位等是否在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容器内工作介质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设备状况
  主要检查容器本体及与之直接相联接部位如人孔、阀门、法兰、压力温度液位仪表接管等处有无变形、裂纹、泄漏、腐蚀及其它缺陷或可疑现象;容器及与其联接管道等设备有无震动、磨损;设备保温(保冷)是否完好等情况。
  (三)安全装置
  主要检查各安全附件、计量仪表的完好状况,如各仪表有无失准、堵塞;联锁、报警是否可靠投用,是否在允许使用期内,室外设备冬季有无冻结等。
  四、紧急停运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本单位有关部门。这些现象主要有:
  (1)工作压力、介质急剧变化、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
  (7)液位失去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等。
容器安全管理制度3
  1、目的:建立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检验、安全附件管理程序
  2、范围: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3、责任者:安全部、工程部、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4、程序: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器规程)和《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确保安全长周期运行。
  ,各级安全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
  ≥;(不包括液体静压力,下同)
  (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且容积(v)≥;
  、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液体。
  ,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
  、制造、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










  ,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设计应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批准,三类容器的设计,应报省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案。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有审查批准的字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暂行规程》的规定,并对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必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制造三类容器,还必须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准。
  ,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执行设计、测绘、原材料、工艺、生产、质量验收等管理制度。
  ,必须由取得当地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
  ,必须严格执行容器规程,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制订的压力容器质量检验规定。
  ,必须经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才能进行。
  ,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建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并通过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压力容器名称、数量、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及安装地点,办理报装手续:
  1、第三类压力容器。
  2、容积大于等于10m3的压力容器。
  3、蒸球。
  4、成套生产装置中同时安装的各类压力容器。
  5、液化石油气储存容器。
  6、医用氧舱。
  :
  1、贯彻执行本规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定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技术档案内容按容器规程第117条执行。
  ,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办理登记手续。
  ,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2、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使用单位负责。
  ,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
  7、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9、其他异常情况。
  
  `单位或者是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单位。压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或改造方案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同意并报施工所在地的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修理或改造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修理或改造后的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矫形、挖补,和符合本规程第51条规定的对接接头焊缝的焊补。压
  力容器的重大改造是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或改变压力容器运行参数、盛装介质或用途等。
  ,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修理人员在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工作前,使用单位必须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做好准备和清理工作。达不到要求时,严禁人员进入。
  ,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贴补或补焊方法,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更换筒节及焊后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参照相应制造技术规范,制订施工方案及适合于使用的技术要求。焊接工艺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