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十四-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十四-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专题十四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
(时间:45分钟)
1.(2021·高考福建卷)(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生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肯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章运动越猛烈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2)如图,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填选项前的字母)
A. Tb>Tc,Qab>Qac B. Tb>Tc,Qab<Qac
C.Tb=Tc,Qab>Qac D.Tb=Tc,Qab<Qac
解析:(1)<r0时,分子间距r减小,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错误.
B.分子热运动的猛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猛烈,选项B正确.
C.温度越高,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大,选项C错误.
D.多晶体的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选项D错误.
(2)由抱负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即=,得Tc=Tb,则气体在b、c状态内能相等,因a到b和a到c的ΔU相同;而a到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W=0,a到b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ΔU=Q+W可知a到b的吸热Qab大于a到c的吸热Qac,即Qab>.
答案:(1)B (2)C
2.(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多选)关于集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越高,集中进行得越快
B.集中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集中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章运动产生的
D.集中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集中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 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 ,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 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 cmHg.
①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②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解析:(1)集中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集中进行得越快,选项A正确.集中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引起的,不是一种化学反应,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选项E错误.集中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选项D正确.
(2)①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 c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p1l1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
p=p0+h②
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1=p0-h1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l1= cm④
②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
pl=p2l2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2=p0⑥
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l2= cm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Δh,依题意得
Δh=2(l1-l2)+h1⑧
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Δh= cm⑨
答案:(1)ACD (2)① cm ② cm
3.(2021·高考山东卷)(1)(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缓缓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章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快速
D.墨汁的集中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2)扣在水平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会发生被顶起的现象.如图,截面积为S的热杯盖扣在水平桌面上,开头时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300 K, K时,杯盖恰好被整体顶起,放出少许气体后又落回桌面,其内部气体压强马上减为p0,温度仍为303 K.再经过一段时间,内部气体温度恢复到300 K.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均可视为抱负气体.求:
①当温度上升到303 K且尚未放气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当温度恢复到300 K时,竖直向上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
解析:(1)墨滴入水,最终混合均匀,这是集中现象,碳粒做布朗运动,水分子做无规章的热运动;碳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越快速,选项B、C正确.
(2)①以开头封闭的气体为争辩对象,由题意可知,初状态温度T0=300 K,压强为p0,末状态温度T1=303 K,压强设为p1,由查理定律得
=①
代入数据得
p1=p0②
②设杯盖的质量为m,刚好被顶起时,由平衡条件得
p1S=p0S+mg③
放出少许气体后,以杯盖内的剩余气体为争辩对象,由题意可知,初状态温度T2=303 K,压强p2=p0,末状态温度T3=300 K,压强设为p3,由查理定律得
=④
设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为F,由平衡条件得
F+p3S=p0S+mg⑤
联立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F=p0S⑥
答案:(1)BC (2)①p0 ②p0S
4.(2022·河南开封一模)(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性作用形成气体的压强
C.对于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的体积肯定减小
D.依据热力学其次定律可知,热量不行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气体假如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原因
(2)在标准状态下, g/L,若房间的容积为100 m3,大气压等于77 cmHg,那么当室温由17 ℃升至27 ℃时,房间里空气的质量将削减多少?
解析:(1)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A错误;依据气体压强产生的缘由知,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性作用形成的,B正确;由抱负气体状态方程知,对于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的体积肯定减小,C正确;依据热力学其次定律知,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需要其他作用的影响,D正确;气体失去了容器的约束会散开,是由于气体的集中现象,E错误.
(2)以17℃时“室内气体”为争辩对象,气体做等压膨胀,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依据题意,V1=100 m3,T1=290 K,T2=300 K,代入得:
V2=V1=×100 m3= m3,
因此27℃时有ΔV=V2-V1= m3体积的气体处于房间之外
再算出27℃时空气密度ρ2,标准状态下:p0=76 cmHg、T0=273 K、ρ0= g/L.
27℃时房间内的空气:p2=77 cmHg、T2=300 K.
由抱负气体的状态方程变形有:=
可得ρ2== kg/m3= kg/m3.
因此房间里空气质量将削减Δm=ρ2ΔV= kg
答案:(1)BCD (2) kg
5.(2021·湖南师大附中第六次月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B.当人们感觉到闷热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
C.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
D.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由于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故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2)某高速大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 atm,温度为27℃,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抱负气体.
①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②爆胎后气体快速外泄,假设气体对外做功为1 000 J,且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则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解析:(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淌性和各向异性,故A正确;人感觉越闷热,说明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故B错误;液体表面由于液体分子简洁挥发,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要稀疏,故C正确;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主要是由于液体表面有张力作用,故D正确;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故E错误.
(2)①对抱负气体,爆胎之前气体状态变化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①
代入数据得爆胎时轮胎内气体压强为:p2=3 atm②
②气体快速膨胀对外做功,但短时间内与外界几乎不发生热量传递,所以内能削减③
由热力学第肯定律得,变化的内能为:
ΔU=W+Q=-1 000 J④
答案:(1)ACD (2)①3 atm ②内能削减 -1 000 J
6.(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转变系统内能的
C.假如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的损失,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D.空气中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章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E.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内能不转变,但可能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2)如图所示,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到状态C,此过程中气体吸取的热量Q=×=300 K,求:
①在状态B、C时气体的温度;
②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解析:(1)悬浮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少,那么它受力越难趋于平衡,微粒越简洁运动,布朗运动就越明显,选项A错误;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选项B错误;热机的效率不行能达到100%,选项C错误;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章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是具有统计规律的,选项D正确;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由于内能只取决于温度,所以内能不转变,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ΔU=W+Q可知,当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时,气体与外界发生热交换,选项E正确.
(2)①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等压变化
=
解得TB=400 K
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等容变化,=
解得TC=800 K.
②抱负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对外做的功W=pA(VB-VA)=×105×(-)×10-3J=×102 J,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有ΔU=Q-W
代入数据得ΔU=×102 J
答案:(1)DE (2)①400 K 800 K ②×102 J
7.(原创题)(1)(多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 g水在沸腾时吸取了2 260 J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对外做了170 J的功.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1023 mol-1,水的摩尔质量M=18 g/( )
A.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B.水分子的热运动变得更猛烈了
C.水分子总势能的变化量为2 090 J
D.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不守恒的
E.1 ×1022个
(2)如图所示,一个绝热的汽缸竖直放置,内有一个绝热且光滑的活塞,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隔板将汽缸分成两部分,,横截面积为S,,已知电热丝电阻为R,,活塞上升了h,此时气体的温度为T1,已知大气压强为p0,电热丝放出热量的90%被气体吸取,重力加速度为g.
①加热过程中,若A气体内能增加了ΔE1,求B气体内能增加量ΔE2.
②现停止对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总质量为Δm时,活塞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A气体的温度T2.
解析:(1)液体变成气体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了,选项A正确;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猛烈程度的标志,由于两种状态下的温度是相同的,故两种状态下水分子热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相同的,选项B错误;水发生等温变化,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水分子总数不变,分子的总动能不变,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ΔU=Q+W,可得水的内能的变化量为ΔU=2 260 J-170 J=2 090 J,即水的内能增大2 090 J,则水分子的总势能增大了2 090 J,选项C正确;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选项D错误;1 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NA=××1023=×1022(个),选项E正确.
(2)①由焦耳定律可得,电热丝放出的热量Q0=I2Rt
气体吸取的热量Q==
B气体对外做功:W=pSh=(p0S+mg)h
由热力学第肯定律得:ΔE1+ΔE2=Q-W
解得:ΔE2=-(p0S+mg)h-ΔE1.
②B气体的初状态:压强p1=p0+,体积V1=2hS,温度为T1
B气体的末状态:压强p2=p0+,体积V2=hS,温度为T2
由抱负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T2=T1.
答案:(1)ACE (2)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