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是由【明月清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六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本章重点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
第四节 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五节 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
阅读书目
思考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六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本章重点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论著,而且探讨了国民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财政学等学科。从生产领域的研究,得出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劳动价值论、工资论、利润论及地租论,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区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国内及国际的自由贸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斯密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时代背景:18世纪中期和后期,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先地位。伦敦迅速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工场手工业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760年开始的,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期。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01
02
03
04
生平:
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进入英国牛津大学,25岁成为爱丁堡大学的英国文学史讲师,1751年,回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开始讲伦理学,后改授道德哲学。1759年,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1764年前往法国,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人,交流了学术观点。1767年,返回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1776年,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
后又任苏格兰关税委员、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等职位。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斯密的著作
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逝世后出版的有《哲学问题论集》和《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等。
《国富论》:
本书的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产 生和增长的条件。在他看来,一国国 民的全年劳动,就是一国财富的源泉。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第1篇研究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和劳动生产物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
01
第3篇讲国民经济史,论述不同的国度,其财富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后果。
03
第5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
05
第2篇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02
第4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最早的理论概括。
04
各章节内容: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
斯密的方法论
在斯密的著作中,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平共存,这是他的研究方法的矛盾的必然结果。例如,他的《道德情操论》从人类的同情心出发来研究道德世界,而《国富论》却从人们的利己心出发来观察经济世界。
添加标题
马克思准确地指出,《国富论》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同时并用的,它的方法论的实质却不在于此,而在于它所固有的二重性。斯密的理论充满了矛盾。
添加标题
在斯密的观念中,这种矛盾并不存在。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双重的,揭示本质与描述现象。这样,在斯密的著作中就同时并存了内在和外在方法。
添加标题
贰
壹
叁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
分工理论
斯密的《国富论》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这是由于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是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要提高劳动生产力,首先要靠分工的发展。他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产生的原因:斯密也论述了分工是怎样产生的。他认为,分工不是由人们头脑中发明出来的,它是由交换造成的,即“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的限制,他说:“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经济学说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