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儿童哮喘诊断与治疗 图文.ppt

格式:ppt   大小:2,823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哮喘诊断与治疗 图文.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8/3/5 文件大小:2.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哮喘诊断与治疗 图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研究目标]
一百五十一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播放,太平天国农民领袖们的斗争业绩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研究太平天国领袖人物的思想和革命实践,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中国历史和近代农民战争的特点与规律,系统地了解农民阶级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课题]
洪秀全革命实践活动研究
[研究目的]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领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把个人的命运同人民的、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反封建和反侵略这两副革命担子。他为太平天国制定的理论和革命实践在中国民主革命中起到了先驱的作用,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并不妨碍洪秀全的伟大,研究他的革命思想和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追踪英雄人物的奋斗历程,学****他们的革命精神,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研究过程]
1、收集各类资料,做好研究准备。
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学校图书室、乡镇文化站借阅、复印;师生共同搜寻,因为史学界曾经几度兴起研究高潮,散落的书籍很多;网上查阅。
资料的类型包括太平天国文献、书目、论文和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另外,历史老师吴铁官还提供了他参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时购买的馆藏简介,图文并茂,兴趣盎然。
2、成立研究小组,整理有关资料。
成立以史蓉蓉为组长的六人研究小组,在吴铁官老师和杨晓晨两位指导下分类整理资料。
3、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和收集整理资料的感受进行交流和研讨,可利用历史第二课堂在班级进行专题报告会,最后在历史老师指导下写成研究论文。
[相关课题]
1、洪秀全小传。
2、洪秀全革命思想研究。
3、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研究。
4、从太平天国看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命运。
5、太平天国其他领袖人物研究。
[研究资料]
参考网址:
⑴太平天国:yclopedia/history/dynasty/
⑵我看太平天国的政权之争:http://go2./~xifa/article/
⑶太平天国运动:i/aiguo/lishi/
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争::81/cetin2/js/zzsh/china/gudai/
参考书目:
1、《洪秀全选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2、《洪仁玕选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3、《洪秀全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相关辞典和大学教材。
5、《中国近代史百题》中相关论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学生论文]
洪秀全在花县
史蓉蓉
太平天国杰出领袖洪秀全于清嘉庆十八年癸酉十二月十日(1814年1月1日)出生在花县福源水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洪秀全原名火秀,按家族班辈又名仁坤,后避讳爷火华,改名秀全。洪秀全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他的曾祖父洪讼三离乡背井外出逃荒辗转迁徙来到花县定居。父亲洪镜扬是一勤劳朴实农民,生母洪王氏早逝,继母洪李氏抚养秀全***。他们兄弟姊妹4人,大哥仁发,二哥仁达,姊姊辛英,秀全排行第四。由于家庭人多地少,家境贫寒,生活极为艰苦。秀全两岁时,其父因在福源水“(找)食艰难”,不得不拖儿带女,搬迁到贫瘠荒凉的官禄村开垦荒地。经过苦心经营,开垦出几亩薄地,建起几间土房,养有一两头耕牛。秀全小时也下田干些杂活或上山放牛。官禄一带田地几乎全是毕村毕姓大地主的产业,贫苦农民要向地主缴纳高额地租,服繁重的无偿劳役,往往每年缺粮八、九个月。当时流传一首民谣:“官禄,官禄,食粥薯芋。乌蝇担粒米,追到新街渡。”这些在洪秀全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洪秀全自幼好学,七岁入熟读书,勤奋聪颖。五六年间,即能熟读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背诵如流。其后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博览群书。秀全勤奋读书、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得老师和族人的称赞,有些塾师免收他的学费,希望他取得功名;族人和亲戚朋友馈送衣物,资助他上学,鼓励他科举成名,光宗耀祖;父母兄姊更希望他出人头地,显要门庭;他自己也很热衷于走科举考试的道路,盼望取得功名获得高官厚禄,跻身于统治阶级的上层。
1828年,洪秀全15岁时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喜不自禁。同年去广州参加府试,却名落孙山,失意而归。次年,应同学邀请,到鹫古岭陪读一年。1830年后回村执教私塾,长年执教乡村,使他对农民疾苦有切身体会。
1836年,洪秀全23岁时再次去广州应试,再次落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