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1年高一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高一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2021年高一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文是xx为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而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得不在经济领域内采取一些措施。据此回答1~5题。
,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答案】 B 【答案】 D
: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他现在已经受不住这样的负担。上述材料表明 【答案】 A
3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答案】 D
,不正确的是 、市场发展生产 【答案】 D 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开始了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据此回答6~11题。
,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解析】 结合材料的时间1921年和口号的内容得出答案为B。 【答案】 B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解析】 1920年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2年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原来的余粮收集制,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答案】 B
3
(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答案】 B
、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③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④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这两次探索活动的共同之处有
5
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 ②注重发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③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斯大林体制。据此回答12~20题。
,正确的是 (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解析】 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A、B两项表述错误。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C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13.(2020?江苏宿迁模拟)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斯大林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苏联采取这种粮食政策的影响不包括 【解析】 违背群众意愿的做法肯定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案】 C
【解析】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从1929年开始,到1937年底,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几乎占到全国播种面积的100%,由此可看出在1937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答案】 D
5
【解析】 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农业实行了集体化运动,建立了大量的集体农庄,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苏联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斯大林称之为这是农民为工业化额外交纳的贡税。其严重后果是 【答案】 C
、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答案】 B
,正确的是 【答案】 B
6
希望上文提供的高一历史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及时关注xx。
2021高一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模拟试题(下学期)
高一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