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服务工作方案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服务工作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服务工作方案
近几年,我市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掌握情况、实现有效管控、做到应治尽治,严防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维护全市社会稳定,现就全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筛查救助救治和服务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加强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和服务管理,力求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应扶尽扶”,确保不发生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
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辉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海石、副市长马露任副组长,市综治办、卫计委、公安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残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综治办,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区、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分工落实此项工作。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6月15日—6月20日)。市、县区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摸底排查、信息甄别、风险评定、登记建档、监护管控、救助救治等工作。
(二)摸底排查,风险评定(6月21日—7月31日)。由综治部门牵头、卫计委为主,县区、乡镇(街道)两级政府负责,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片包干”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个村组、逐个社区、逐个单位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摸底,确保做到村组无死角、单位无遗漏,力争把所有精神障碍患者摸排出来,发现率原则达到辖区常住人口的千分之四以上。由市卫计委负责,督促指导县区卫计委牵头组织医务人员,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摸排的精神障碍患者逐人进行风险评定,确保把三级以上或有肇事肇祸前科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筛查出来。对以上重点人员,卫计和公安部门要共同登记建档,由公安部门纳入重点人员管理。
(三)救助救治,加强管控(8月1日—8月31日)。对摸排的精神障碍患者分级分类开展救助救治和分级管控。三级以下且无肇事肇祸史的精神障碍患者,由卫计部门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日常关注、督促服药”的要求,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三级以上或有肇事肇祸史的精神障碍患者,由公安部门牵头,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参与,逐一明确监护人,签订监护包保责任书或监护协议,落实监护人、村(社区)、辖区派出所三位一体包保监管措施和“以奖代补”政策。对需要住院救治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送医救治。
(四)督查整改,建章立制 (9月1日—9月30日) 。市综治办牵头,组织卫计、公安等部门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确保排查无死角、筛查无遗漏、建档无差错、救助无例外、管控无盲区。督促县区结合整改工作,健全完善日常服务、动态管理、包保监控、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
(一)县区政府:对本县区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筛查救助救治和服务管理工作负总责。要牵头抓总,积极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摸排筛查、登记建档、风险评定、救助救治、包保管控等工作。加大保障力度,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加大检查督查力度,严格检查考评,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工作落实。
(二)乡镇(街道)政府:负责动员组织基层力量对本辖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拉网式摸排;负责组织本辖区精神障碍患者接受风险评定;负责明确监护人和包保责任;负责落实“以奖代补”等各项救助救治政策。
(三)卫计部门:负责指导精神障碍患者的摸排筛查工作。负责组成联合工作组赴各乡镇(街道)进行集中甄别筛查和风险评定,健全落实日常发现登记、发病通报报告、定期筛查随访等工作。尤其是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甄别、登记报告、风险评估和信息交流工作。做好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康复鉴定和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疾病补助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
(四)公安部门:根据卫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列管。对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进行现场处置,依法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强制治疗;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三级以上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有关情况,并督促监护人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
(五) __门:落实无监护人和外市籍或者暂查找不到原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救助和送回原籍等工作。
(六)人社部门:做好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享受慢性病补助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
(七)残联部门:开展精神残疾康复指导,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做好持证贫困精神残疾人的药费补贴工作,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八)财政部门:负责相关经费的统筹管理及经费保障的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已严重影响我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影响全市平安建设大局。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考核奖惩。综治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基层乡镇、社区和公安、卫计等部门要主动担责、自觉履职、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
(三)严把“五个关口”。一是严把登记关口。卫计部门要对本次摸排筛查的精神障碍患者要全部登记建档。加强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落实筛查和随访制度,做好信息甄别、登记报告和风险评定等工作。公安部门要将发现的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管控对象,逐一建档管控。综治部门要会同公安、卫计部门健全落实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二是严把救助救治关口。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与救助由县区政府负总责,卫计部门负责治疗,财政、民政、人社和残联等部门负责救助。各县区政府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收治工作,确保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应治尽治、应救尽救、当保尽保、当扶尽扶。三是严把日常管理关口。对三级以上或有肇事肇祸史的患者,公安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分片包干、专人管控、掌握行踪、督促治疗”,防止病症升级,防止肇事肇祸。四是严把强制医疗关口。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高危患者,由县区、乡镇(街道)政府负责,公安机关主动参与,依法将其强制送医。五是严把防范关口。公安部门要会同辖区党委政府和卫计、综治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社会防控、强化治安巡逻。一旦发现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依法迅速处置,严防事态扩大。
(四)加强信息沟通。市、县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落实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形势,查找工作疏漏,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工作调度。卫计、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要建立落实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
(六)严格责任落实。市综治委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督查考评。对摸排筛查不 __、甄别评定不认真、建档分类不规范、服务管理 __、救助救治不到位、安全隐患比较多的单位和地区,实行挂牌督办、专项整治。对因工作不重视、监管不到位、救治不及时,发生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坚决予以重点管理或“一票否决”。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