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西医内科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西医内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心脏骤停与
心肺复苏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概述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亦有规定为24小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cardia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完全停止,如予及时抢救,则可能逆转而免于死亡。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持续性室速,较少见为无脉搏性电活动。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物学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有逆转的可能性。
冠心病:约占80%,其中75%有心肌梗死病史。
01
心肌病:约占5-15%,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猝死的主要原因。
02
其他: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03
心脏性猝死主要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
01
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炎症,夹层,心肌桥等。
02
病理
病理生理
心脏
猝死
冠状动脉血管事件
心肌损伤
心肌代谢异常
自主神经张力改变AMI/OMI
心室肌肥厚
心肌病变
结构性心电异常
心脏破裂
流入/出道梗阻
心包填塞
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
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室停顿
无脉性电活动
前驱期
01.
终末事件开始
01.
心脏骤停
01.
生物学死亡
01.
心脏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期:
临床表现
前驱期 病人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心绞痛、气促、疲乏及心悸等非特异症状,但亦可无前驱表现。
指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心脏性猝死所定义的1小时,实质上指终末事件期的时间在1小时内。
临床表现:
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或眩晕、异位搏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先无预兆,则绝大部分为心源性。
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