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docx

上传人:ATONGMU 2025/3/30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总共分为 11 种类型: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噪声、手动振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时的心率。
第 1 局部:超高频辐射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10437-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10437-89 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标准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方法。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张书珍、赵宗群。
范围
本局部规定了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的测量方法。本局部适用于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强度的测量。
测量仪器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检测对象的测量仪器。
测量对象的选择
一样型号、一样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展测量。
不同型号或一样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展测量。4 测量方法
测量前应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展校准。
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 m~、 m~、 m~;坐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 m~、 m~1m、 m~。
测量超高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 5cm 处。
4. 4 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长线方向,探头 1m 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放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肯定距离〔〕。每个测点应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超高频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测量结果处理
测量结果用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表示。在远区场,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 E(V/m) 按下式〔1〕换算:
P=E2/3770 (mW/cm2)
〔1〕
式中:
P——功率密度,mW/cm2;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E——电场强度,V/m。
不同操作岗位的测量结果应分别计算和评价。
接触时间缺乏 4h 的,按 4h 计;接触时间超过 4h,缺乏 8h 的,按 8h 计。
留意事项
在进展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
第 2 局部:高频电磁场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18555-2025《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18555-2025 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标准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
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姜槐
范围
本局部规定了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方法。
本局部适用于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但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医疗和诊断为目的辐射。
测量仪器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测量对象的测量仪器,即量程范围能够掩盖10V/m~1000V/m ~50A/m,~30MHz 的高频场强仪。
测量对象的选择
一样型号、一样防护的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展测量。
不同型号或一样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展测量。4 测量方法
测量前应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展校准。
测量操作位场强时,一般测定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可能受更猛烈照耀时,应在该位置予以加测。
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由远及近,仪器天线探头距离设备不得小于5cm,当觉察场强接近最大量程或仪器报警时,应马上停顿前进。
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值方向,探头四周 1m 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地放置其他金属物件。磁场测量不受此限制。每个测点连续测量 3 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 15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假设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值的平均数作为该点的场强值。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高频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测量结果处理
不同操作岗位的测量结果应分别计算和评价。
留意事项
在进展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第 3 局部:工频电场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1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16203-1996 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标准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增加了留意事项。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奥德力技术公司。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黄方经、苏敏。
范围
本局部规定了工作场所工频电场的测量方法。
本局部适用于沟通输电系统工作及操作地点工频电场的测量。
测量仪器
承受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 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展测试,场强仪测量范围: kV/m~100kV/m。
其他类型场强仪的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 。
测量对象的选择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一样型号、一样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展测量。
不同型号或一样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测量方法
场强仪在直径 3m,极间距离 1m 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测量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展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
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 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
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变电站内进展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四周工作的安全规程。环境条件:温度 0℃~40℃,相对湿度<60%。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留意事项
在进展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
第 4 局部:激光辐射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Z2-2025《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激光辐射测量方法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Z2-2025 有关激光辐射测量方法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标准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增加了测量记录及留意事项。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
范围
本局部规定了工作场所激光辐射的测量方法。本局部适用于工作场所激光辐射的测量。
测量仪器
依据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和输出功率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
用 1mm 极限孔径测量辐射水寻常,测量仪器接收头的灵敏度必需均匀,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
测量时,中小功率的激光器选用锤形腔热电式的功率计,小功率的激光器选用光电型的能量计,大功率的激光器选用流水量热式功率计。
测量方法
测量时将激光器调至最高输出水平,并消退非测量波长杂散光的影响。
测量激光器和激光器系统对眼和皮肤的最大容许照耀时,应在激光工作人员工作区进展。激光辐射测量仪器的接收头应置于光束中,以光束截面中最强的辐射水平为准。
测量最大容许照耀量的最大圆面积直径为极限孔径。测量眼最大容许照耀量时,波长为 200nm~400nm 与 1400nm~1*106nm 用 1mm 孔径,波长为 400nm~1400nm 用 7mm 孔径。测量皮肤最大容许照耀量时,用 1mm 孔径。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激光器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留意事项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在进展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
第 5 局部:微波辐射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10436-89《工作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10436-89 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标准了测量方法,增加了测量记录及留意事项。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姜槐。
范围
本局部规定了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的测量方法。
本局部适用于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的测量,不适用于居民所受环境辐射及承受微波诊断或治疗的辐射的测量。
测量仪器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检验对象的测量仪器。
测量对象
应在各操作位分别予以测量。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
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睛观看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当需要查找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状况时,可紧靠设备测量,所测值可供防护时参考。
测量方法
测量前应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展校准。
应在微波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进展测量,测量中仪器探头应避开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耀及其他干扰。
在目前使用非各向同性探头的仪器测量时,将探头对着辐射方向,旋转探头至最大值。
各测量点均需重复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
测量值的取舍:全身辐射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肢体局部辐射取肢体某点的最高值;既有全身,又有局部的辐射,则取除肢体外所测的最高值。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微波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留意事项
在进展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
第 6 局部:紫外辐射
GBZ/T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25-04-12 公布 2025-11-01 实施
前 言
本局部是在 GBZ 2-2025《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紫外辐射局部的测量方法的根底上修订的。
与 GBZ2-2025 有关测量方法局部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

——标准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增加了测量记录及留意事项。本局部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局部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局部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局部起草人:王生、何丽华、赵宗群。
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