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 】是由【utuhlwwue6157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销售工作通用科技风格模板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三)第三节纵断面设计一 简述 二 纵坡及坡长设计三 竖曲线 四 合成坡度五 视觉分析及平纵线型组合设计六 纵断面设计图
路线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路线纵断面图
纵断面(vertical)-----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
基本概念
一 简述
地面线:中线上各桩点的地面高程点汇的不规则 折线。
01
设计线:经过技术经济美学多方面比较后确定的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曲线。
02
竖曲线:直线的坡度转折处平顺过渡。
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
曲线半径;曲线长
03
与公路设计的不同点:
与城市竖向规划密切相关;
需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能力。
04
纵坡度表示方法:
纵坡度的表示方式不用角度,而用百分数(%)
道路上3%的纵坡对汽车行驶不造成困难 。
路线前进水平距离520米,克服高差13米,则纵坡为?%
%
二 纵坡及坡长设计设计 (longitudinal gradient)
1
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2
具有一定的平顺性;
3
综合考虑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处理其高程关系,保证路基稳定性和强度;
6
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管线综合及沿街建筑标高。
5
连接路段纵坡应放缓;
4
尽量做到填挖平衡,节约用地,降低造价;
:
最大纵坡(max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
1)概念--道路纵坡设计的极限值,重要指标。其大小将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行车安全以及运营成本和工程的经济性。
2)制定依据:
汽车的动力特性;
道路等级(V);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
车辆行驶安全;
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取值见表3-12
-
(否则,采取措施。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设置锯齿形街沟或采取其它排水措施来处理)
最小纵坡(min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的纵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机动车道最大纵坡详见表,非机动车最大纵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理想的最大纵坡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汽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V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度。V的规定为:低速路为计算行车速度,高速路为设计车型的最高速度。在这种纵坡的道路上,机动车(快慢、轻重)的干扰最小。
设计速度(km/h)
80
60
50
40
30
20
最大纵坡(%)
6
7
7
8
9
9
平均纵坡(average gradient)
1)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
2)相关规定
① 相对高差200~500m 不应大于 %
② 相对高差>500m 不应大于 5%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