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汽轮机汽缸解体注意事项 】是由【小魏子文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汽轮机汽缸解体注意事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汽缸解体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汽轮机停机后,要注意监视汽缸温度的变化,按照调节级处外缸金属温度(或者高中压缸中测点最高的温度)来安排汽缸解体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般要求是:
(1)汽轮机调节级处外缸金属温度降至150℃以下时,盘车装置停止运行。
(2)汽轮机调节级处外缸金属温度降至120℃以下时,拆除汽缸及导汽管上的保温材料。
(3)汽轮机调节级处外缸金属温度降至80℃以下时,可以拆除导汽管、轴封供管及其他附件,同时拆除汽缸结合面螺栓。
二、汽缸揭大盖
双层或三层结构的汽缸,虽有如前所述的许多优点,但检修时汽缸揭大盖就没有单层缸的中小型汽轮机那样容易,这是因为双层或三层结构的汽缸,其内缸支承在外缸上。为了保证汽轮机加热膨胀或冷却收缩时内汽缸洼窝中心不变,在内、外缸之间设有纵、横、竖三个方向的导键。因此,对汽缸起吊前的校正要求很高,稍有不平或歪斜,导键就会卡死,加上这些导键处在高温下工作,往往在汽缸及导键表面产生氧化层,使导键胀死。另外,高温工作下的汽缸变形量较大,易使导销卡死等。这些因素增加了揭汽缸大盖的难度。所以在超临界、亚临界大功率汽轮机大修时,高、中压缸外缸大盖起吊困难是经常发生的事。如遇这类问题,切莫用强行起吊的办法,以免损坏设备。首先要分析吊不起的原因,若属内、外缸之间导键咬死,应用汽缸顶起螺栓缓慢地将上汽缸顶起。
若咬死严重,可用四个30t的千斤顶在四角与顶起螺栓同时施力将上汽缸顶起(目前,部分汽轮机在外缸四角专门设计有架设液压千斤顶的洼窝,必要时可直接在此放置千斤顶进行顶缸工作)。但必须注意,汽缸四角顶起高度的误差不能大于2mm,以免汽缸偏斜而促使导键咬死的加重或汽缸螺栓与螺孔碰擦。只有在掌握某机组吊缸时的特殊情况下,才允许放大四角顶起高度的误差。汽缸每顶起5mm左右,应用头部焊有铜焊的大撬棒轻轻撬动,观察汽缸四角是否灵活,若仍有卡死现象,应继续用千斤顶和顶起螺栓顶开的办法,直至灵活不卡后,再由行车缓慢吊起。有的汽轮机,因每个汽缸四角和中间有铰配螺栓,起吊前应对铰配螺栓加煤油或松锈剂,使铰配螺栓滑动配合部分的锈垢松软。然后,边吊边用顶起螺栓顶,一般要顶起50~80mm,铰配螺栓的滑动配合部分才能脱开。铰配螺栓滑动配合部分脱开后,汽缸便能顺利吊起。当内、外汽缸
咬死严重,同时如无法在四角加千斤顶时,可用大撬棒在四角分别撬动,并用垫块将吊高的一侧垫紧,然后将偏低的一侧撬起并垫紧,如此逐步垫高吊起,直到灵活不卡后用行车慢慢升起。若用大撬棒撬不动时,可将四角钢丝绳改为前端或后端两角或一角起吊,但必须十分小心,防止汽缸单端或单角吊起过高而加重别劲或咬死。单端或单角吊起约10mm,应用垫块垫紧,然后改吊另一端或另一角,并垫紧,如此逐步垫高吊起,直到灵活不卡后恢复常规起吊。或者在汽缸外侧上下竖直焊接厚度10mm的钢板,用液压千斤顶将缸顶起,操作过程中注意将汽缸四角调平,防止偏斜,如阻力过大应检查汽缸外部是否有连接部件未拆除。
汽轮机吊大盖时,一般应注意如下事项:
(1)吊汽缸大盖前应对吊车制动器、钢丝绳等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起吊工作。
(2)吊汽缸大盖,必须由熟练的起重工一人指挥,其他人员应分工明确,各就各位,密切配合。
(3)起吊前应全面检查汽缸螺栓是否全部拆除,定位销是否拿掉,与汽缸上盖相连接的管道是否拆除,与轴承相连的直销是否拔掉,热电偶线是否拆掉等。
(4)汽缸四角应有专人扶稳,并特别注意当汽缸与吊缸用的导杆脱开时的突然摆动。
(5)行车吊钩上设置必要的链条葫芦,以便汽缸找平衡和及时校正四角的荷重,吊高中压外缸大盖时,前端应挂两只20t链条葫芦,供找水平时用。
(6)当汽缸吊起高度在100mm以上时,每升高50mm左右,应全面检查汽缸的水平情况,并及时校正不平或歪斜现象。
(7)在吊大盖时,任何人发现内部有碰擦、别劲等现象时,应立即发出停止吊起的信号,待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起吊。
(8)汽缸大盖吊出后应放在指定地点,用道木垫平垫稳,并注意道木不能垫在上汽缸的螺栓上,以免损坏螺栓。同时,应做好排汽口、进汽口等封闭工作。
(9)吊大盖应用专用钢丝绳或专用吊架,并按制造厂规定放准吊架位置。揭汽缸大盖必须由能熟练使用专用工具的起重工承担。当没有专用钢丝绳时,应选用承载能力比汽缸质量大一倍以上的钢丝绳,以防在起吊过程中因卡死等附加载荷而发生事故。
(10)拧入汽缸顶起螺栓前,应将螺孔用压缩空气吹清,螺栓螺纹上应涂擦二硫化钼油剂或粉剂,以润滑螺纹,防止咬死。
(11)导杆的安装位置应准确。导杆应无毛刺、凸起等情况,并涂黄油作润滑。
(12)汽缸大盖吊去后,应立即将内、外缸夹层排汽口、抽汽口等处用专用铝板盖好,或用棉絮胎塞好,防止工具或杂物落入。
(13)当汽轮机外缸揭大盖发现严重咬死时,可利用上缸四角猫爪处的顶缸螺栓,压牢专用工具(横担),用四个30t的千斤顶分别将四角猫爪顶起。但必须注意汽缸内的隔板套和转子是否被顶起,并用百分表监视转子。若发现转子被一起吊起,证明隔板套与汽缸咬死,同
时应设法将隔板套固定后再继续吊起,否则将会引起设备损坏事故。将隔板套固定后,可用四个高度小于250mm 的50t液压千斤顶,放在上下缸吊耳之间,将汽缸慢慢顶起,待上缸顶起高度大于80mm时,可用行车起吊,但必须保持汽缸水平。
三、汽缸的解体
汽缸的解体是一项工序性很强的工作,应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汽缸解体工作,否则会影响整个汽缸解体工作的进度,甚至造成设备的损坏。各类型的汽轮机解体工序大致相同,下面以某电厂超临界参数汽轮机为例进行说明,该型汽轮机采用高中压合缸形式,有两个低压内缸。
(1)拆除高中压缸化妆板。
(2)当高压内缸温度符合标准停盘车后,拆除保温层至下缸法兰露出汽缸螺栓帽,方便汽缸螺栓的拆除。
(3)拆除消防系统探测器和管道。
(4)在外缸螺栓帽上按顺序做编号,回装时按编号安装。
(5)拆卸中低压缸连通管,用堵板将汽缸法兰口封堵,防止落物。
(6)拆除汽缸上的定位销及测温线,用煤油或松动剂灌注螺栓的螺纹部分,热紧的螺栓应用电加热器加热螺栓后松开螺母。
(7)若汽缸前后轴封套是用螺栓与汽缸连接的,应拆除轴封套水平接合面及立面螺栓。
(8)拆除高、中压缸导汽管法兰螺栓,在外缸四周用千斤顶均匀支起外缸250mm左右,使进汽套管脱离喷嘴室,然后用行车吊去外缸。
(9)立即检查汽缸结合面有无漏汽痕迹,并做好记录。
(10)加热拆除高中压内缸热紧螺栓,然后松开冷紧螺栓;拆下的零部件做好标记,保管好。
(11)用顶丝将内上缸支起,直至其与平衡活塞的凸肩脱开,用行车将内上缸吊走。
(12)立即检查内缸结合面有无漏汽痕迹,并做好记录。
(13)若需拆内下缸时,也要先用千斤顶将内下缸均匀顶起,进汽管与喷嘴室脱开,然后用行车起吊。
(14)起吊内汽缸时,要平稳并注意内部有无摩擦声或卡涩。
(15)翻汽缸大盖。
翻缸前,应清理现场的障碍物,保证翻缸场所有足够的面积,并准备好垫汽缸用的枕木及木板。翻缸有双钩和单钩两种方法,大型机组应优先采用双钩翻缸,使用大钩吊高压侧,小钩吊低压侧,钢丝绳最好使用专用卡环卡在大盖前后法兰的螺孔上。在翻转过程中,钢丝绳与汽缸棱角接触处,都应垫以木板。吊车找正后,大钩先起吊约100mm,再起吊小钩。使汽缸离开支架少许后,应全面检查所有吊具,确信已无问题才可继续起吊。吊起高度以保证当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即可。逐渐将汽缸的全部重量由大钩承担,缓慢全松小钩,取下小钩的钢丝绳,将汽缸旋转180°,再将钢丝绳绕过尾部挂在小钩上,使小钩拉紧钢丝绳,把汽缸低压侧稍微抬头,大钩才可慢慢松下,直到汽缸结合面成水平后,将汽缸平稳地放置在枕木架上。直到汽缸结合面保持水平,安放牢固,才可将两吊钩松去。
低压缸的解体工序与高中压缸解体类似,具体工序如下:
(1)拆除低压外缸螺栓,拆下零部件放在指定位置保管好。
(2)拆去前后上半2 只排汽导流环,用倒链将上半2只排汽导流环吊在外缸上。
(3)拆除喷雾接头和测温元件。
(4)拆除端部轴封水平结合面螺栓。
(5)吊走外缸,检查结合面情况并做记录。
(6)拆2号内缸水平结合面螺栓。
(7)拆除进汽连通管接头和密封环。
(8)吊走2号内缸。
(9)加热松去1号内缸水平结合面螺栓。
(10)吊走1号内缸。
(11)检查1、2号内缸结合面情况并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