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3/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区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城乡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为依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持续 提升,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均等化服务受益人群不断增加。人 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7. 25元/人提高至 2020年的71. 33元/人,大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省、市级 基本绩效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一)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1、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缺乏
一是硬件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区级妇幼保健院(旧院)地处惠城 区,惠阳居民享受妇幼保健服务项目路途远、体验差,新建院区周边 交通不便利,群众无法便捷就医;西南片区、淡水土湖片区缺少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二是医疗卫生业务用房相对不足。区级妇幼保健院
(旧院)、慢病站等业务用房破旧、设施设备老旧。区中医院业务用 房面积不足,科室无法细分,病房设置不充足。淡水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业务用房老旧、面积不足,难以有效开展基本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工作,也无法满足城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设备不足。
社会办医,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4. 5张,全 面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区级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
1、推进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一是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新院)信息系统整体升级改造,全 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对群众提供预约挂号、诊 间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便民服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二是以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龙头,完成惠阳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惠 阳便民服务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惠阳 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完善医疗、公共卫生服 务提供精确数据支撑。探索精准便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 模式。
2、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未来5年信息化建设将基于医院信息平台,以患者为中心,以电 子病历为核心,实现全院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为患者、临床、管 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服务;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工作效率、 杜绝医疗差错、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借助医院信息化和5G+医疗打造 智慧型医院。布设物联网络,为院内导航、后勤智慧化管理、物联网 应用提供基础服务,通过蓝牙、WIFI、5G等推进物联网的全面应用; 联合运营商搭建基于5G的无线网络覆盖,为5G医疗应用提供基础服 务。力争2025年全区二级公立医院通过三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 级评价,三级公立医院通过四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及国 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评审。
(二)推进智慧卫监平台建设
2023-2025年,着力推进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依据医疗卫 生行业执法的要求和标准,更广、更深、更细地推进各项医疗卫生监 督工作,贯彻落实互联网+监督工作,推进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建 设(包括智慧卫监管理平台决策分析系统、智慧卫监综合业务管理系 统等),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信息化技术, 推动卫生监督手段由常规化向信息化转变,打造实时在线监控、移动 执法、全面参与、远程交互、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现代 卫生健康执法新格局,提升执法效能、管理效能,有效解决卫生监督 执法人员少、装备落后、专业能力不高等方面的瓶颈。
(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1、推动区域远程医疗中心信息平台建设 2025年前,构建以市六院为中心区域,辐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涵盖远程会诊、 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教育等功能为一体 的区域远程医疗中心信息平台。加快分级诊疗信息体系建设,规范优 化基层信息化服务,实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
总结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建 设、远程医疗服务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 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高效、便捷、个性化等优 势,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 防控和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能力建设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 以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防瘫痪、防泄密为重点,切实保护个人 隐私安全,防范网络安全突发事件。至2025年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 机构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开展安全等级技术测评。推 进全区卫生专网部署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网络 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五、加强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产科、儿科、病理等 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 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开 展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引进工作,为区第二人民医院、淡水第二及第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资料:惠阳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卫生监督所执法车辆编制严重不足,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力 度。
2、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力量较为薄弱
区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 布尚不太合理,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一是医疗卫生系统人 才总量不足。随着医疗机构的升级、扩容,现有的医疗卫生队伍规模 缺口较大、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二是高精尖人才资源匮乏。高级职称、 高学历人才偏少,重点专业业务骨干人才不足,缺乏在业界有一定影 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难以发挥头雁拉动区、乡镇两级医院医疗水平提 升的作用。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需充实。高学历、高职称人才 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卫生监督 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还没有形成人员、 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扁平化的流动交流机制。
(二)分级诊疗尚需进一步健全
虽然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并已推行,但相关配套政策还很不到 位,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1、双向转诊落实有障碍
由于缺乏长效激励与考核机制,上级医院医生下基层积极性差; 双向转诊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下拨经费挂钩不紧,无法调动上级医院积极性;基层医院用药目录限制,影响患者向下转诊的意愿。大医 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专家、名医大量时间耗在常见病、多发病上, 基层医院、社区卫生站病人稀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2、医联体合作机构间连接不畅
医疗机构之间尚未实现信息共享平台,患者上下转诊时,就诊信 息和记录不能相互调阅,检查检验互不相认,检验结果二三级医院不 认可,造成患者的医疗成本增加,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推行效果。
3、分级诊疗缺乏制度联合保障
分级诊疗没有建立卫生、医保、医药、财政、绩效等制度组合拳 的护航,造成向下转诊落实不到位,基层接不住。基层不强,优质医 疗资源下沉约束多,导致推动多年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效果未能得到充 分体现。
(三)医疗卫生改革成效有待加强1、放管服制度有待深化
一是财政投入覆盖范围有待扩大,区妇幼保健院和区慢病站承担 大量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但都属于二类公益事业单位性质,差额财政 拨款经费不能满足两个机构正常运行。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 施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需增加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落实内部分配 自主权。
2、医保支付制度对中医和基层倾斜不足
惠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权重系数规定,区中医院和乡 镇卫生院的门诊定点系数明显低于区级综合医院第六人民医院。权重 系数直接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病种分值分配参照,影响了中医院和基层 医院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医保杠杆作用,不利于引导患者选择中医 诊疗和留在基层医院就诊。中药饮片门诊费用报销不高,且未设立中 药饮片药事服务费报销科目。
(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待升级完善1、信息化整体设计不到位
惠阳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晚,原有信息化建设由各医疗卫 生机构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各自建设,缺乏整体布局,未形成全区一盘 棋,与智慧医院、智慧医疗的高水平信息化建设要求差距较大。个别 医疗卫生机构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少,专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只建设以财务为核心信息系统,仅满足最基本业务需求。
2、各类信息系统不互通且安全等级不高各级建设的各类信息系统普遍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安全等
级不达标,导致信息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不互通、无法实现对接等问题, 未能有效发挥信息化对提升医疗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运营
管理的作用。除市六院和三和医院外,其他医疗机构均未落实网络安 全等级保护。
三、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扩大市第六人民医院优质资源供给
1、加快推进基础工程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科学高效推进市第六人民医院南站新院 区立项和建设,建成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融医疗、教学、研究、 预防、保健、突发应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医院。同时推动老院区整体 升级改造项目(一期),按三甲医院建设标准对全院区进行整体规划 设计改造,改建建筑面积约32432平方米,投资估算为2. 37亿元
(含医疗设备)。
2、打造临床重点专科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点扶持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肿瘤血液内 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口腔科等专科发展,在继续保 持和发展原有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以建设省级高水平学科为目 标,加强学科整合、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动向,借助医院发展的机遇, 力争2025年达到本市领先水平,逐步向省级高水平专科标准看齐。
建成以系统疾病诊疗为中心的综合学科中心。完善胸痛中心、卒 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打造胃肠病医学中心(涵盖消化内科、胃 肠外科、内镜中心)、骨科中心(涵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 科、骨科微创中心)、神经医学中心(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神 经康复);完善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 段,加强肿瘤相关学科整合及科学布局,加快建成肿瘤医学中心。
(二)推进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区妇幼保健院资源扩容,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项目总体规 划建设分三期实施,其中:2025年前,总投资约2. 8亿(不含专业医 疗设备),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5480平方米(一栋住 院楼,含地下停车库)。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区妇幼保健院打造成医 术精湛、管理规范、设备齐全、服务一流且富有妇幼特色的和谐型区 级医院。
(三)推进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建设
2025年前,完成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一期)建设,占 地面积5n20平方米,建筑面积65210平方米,设置250张床位,总 投资约6. 5亿元(含医疗设备)。
(四)推进惠阳区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