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docx

上传人:lajie 2025/3/3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
中学的化学比初中的化学要难许多,有些同学初中化学很好,但等到了中学,化学成果直线下降,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提纲
(一)物质的改变和性质

物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化学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改变。
化学改变和物理改变经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改变时肯定伴随物理改变;而发生物理改变,不肯定同时发生化学改变。物质的三态改变(固、液、气)是物理改变。物质发生物理改变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改变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化学改变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改变。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改变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亲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自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留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马上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终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依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终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宁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肯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现象:黑色氧化铜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留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起先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试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接着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试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爱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
:都是铁的合金,区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五)单质碳的性质
,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缘由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足够)2C+O2点燃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试验留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裂开);②试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裂开。)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氢气跟CO2不反应)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高温2CO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的转换关系:CCO2CO
(六)物质的颜色
大部分固体白色,大部分气体、液体、溶液无色
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也是蓝色
黄色固体: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也是黄色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硫磺是浅黄色固体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和它们的溶液
绿色:碱式碳酸铜(俗名:铜绿)
(七)化学试验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试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试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试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CO等。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O2,HCl
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NH3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裂开);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起先有气泡放出时不宜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匀称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起先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裂开。)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试验留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裂开);②试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裂开。)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澄清的石灰水;试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