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现代分子诊断技术 】是由【wyj1510845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现代分子诊断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DNA诊断系统
DNA指纹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技术
第六章 现代分子诊断技术
先要对病原物质进行培养,培养后再分析它的生理学特性;
01
01
02
03
04
05
确定它到底是哪一类的病原物,是病毒、细菌,还是其他物质。
实践证明:比较有效,检测到病原微生物相对比较特异;
诊断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
如砂眼衣原体、朊病毒
02
03
04
05
传统的诊断程序
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物质进行诊断检测。
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应具备:
专一性(specificity)强,诊断只对某一种病原菌分子产生阳性反应;
灵敏度(sensitivity)高;
操作简单(simplicity).
01
02
前景:
2000年,DNA诊断试剂全球销售额达到6亿美元;
2004年,销售额将达到20亿美元;
分子诊断的其他部门销售额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
现代分子诊断试剂的生产和销售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利润很高的一项行业.
抗体高度特异地与抗原分子结合
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识别反应进行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
第一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工作原理:
主要是利用了一抗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假定目标分子是一种蛋白质,那么要得到可用于检测的抗体,则首先需要纯化出这种蛋白质,然后用纯化的蛋白质免疫动物(一般是兔子),在免疫过程中兔子的血清就会产生多克隆抗体。
01
0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原理
将待测样品结合在固相支持物(如96孔的微量滴定板)上;
加入二抗(secondary antibody)。二抗通常只特异的识别一抗,而不识别目标分子(二抗上还连着一种酶,如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或脲酶等,这些酶都能够催化一种化学反应将无色底物转变成有色物质),一抗与二抗反应完成后,再次冲洗将未与一抗结合的二抗洗去。
加入可以与目标分子特异反应的抗体,即一抗(primary antibody),反应后冲洗,将未结合上的一抗洗去;
加入无色底物。
检测过程:
ELISA程序和结果
只结合抗原上某一单一位置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
使用多克隆抗体的缺点
同一抗体混合物中不同抗体的含量会有差异,而且每次制备的抗体的量之间也会有差异。
无法区别相类似的目标分子:如果病原分子与非病原分子之间只相差一个抗原决定簇,这时多克隆抗体就无法区分,因为在ELISA检测中都会发生颜色变化。
仅凭ELISA结果容易造成误诊,ELISA检测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的检测手段,要进一步确诊还必须进行western检测。
要提高ELISA检测的准确度,就必须提高一抗的特异性。
在使用抗体时,要求其抗原的编码其目标识别位点的基因要表达,而且目标位点不能够以任何方式被覆盖或阻断,否则都将影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