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第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是由【rongfun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第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天文和历法
(1)数学:①约成书于东汉的《 九章算术 》,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②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由算筹演变为算盘。 
(2)天文:中录。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 石氏星表 》;创制了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夏朝有《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时,郭守敬编订了《 授时历 》,1281年颁布推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1)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医学著作: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
二、文学成就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1)特点:采用 楚国 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 浪漫主义 风格。 
(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 离骚 》。 
(1)特点:手法夸张,词藻华丽,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1)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 诗赋 为主。
(2)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唱歌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
(3)代表:有 婉约 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 苏轼 、辛弃疾等。 
(1)形成:元代的散曲和 元杂剧 一起合称为元曲。 
(2)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生动活泼。
(3)代表: 关汉卿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1)背景: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作品:《红楼梦》《三》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名作。
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起源:6000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至 商朝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 隶书 、楷书。 
(4)趋势:由繁到简。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自觉阶段 。 
(2)特点及代表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1)演变:原始社会——原始的歌舞;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朝—— 元杂剧 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 昆曲 流传甚广。 
(2)京剧: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京剧出现;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