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docx

上传人:haha 2025/4/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1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全部漂亮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学问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觉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望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知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知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看法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知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非常欢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知我们要虚心、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知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慢慢地对孝这个字的相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漂亮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或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劝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忧、忧虑。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
今日,我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就仿佛回到了古代,里面一句一句含有精华的句子,好像都在告知我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论语里里面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索,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索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假如我们不去细细品尝,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尝,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还有一句,我特别喜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后在再温习一下,不是很好吗?假如不去温习,那么你就会把所学的一切全部都忘光的,所以每次学习到的学问再温习一下,那么这些学问就会留在大脑里,不会遗忘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酷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当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当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我的看拼音写词语考了一百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有很多同学在我后面呢,后来看了《论语》这本书后,,想想这也是不对的,要虚心学习,不能傲慢。因为有句话:“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我要努力把它做到更好。假如还保持这种心态,那么我就没有前途了
我非常佩服孔子的才智,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这么深邃的道理了,在我们这么发达的社会都须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邃了。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渐渐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3
《论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间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间的消逝――一种促人刚好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索。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宝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懊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头。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允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散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允的,不多也不少。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允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同。所以我始终信任“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运用一分一秒。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是珍贵的。假如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假如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奢侈的时间可以干许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假如你不想自己以后懊悔,那么现在你就要珍惜时间。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非常珍惜时间。宏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挚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挚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搁了你珍贵的时间。”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特别有意义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精彩的想法。”时间是珍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每天撕下去,到最终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美妙的明天。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4
世界上的真理恒久是最朴实的,就似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告知大家的东西恒久是最简洁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似乎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许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化。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实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重、理性和敦厚之美。
《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志向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合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凝合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1种力气,我们假如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气,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看法特别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重。因为其中有1种力气——信念的力气。孔夫子是1个特殊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仰慕。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
《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看法,是1种朴实的、暖和的生活看法。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洁。《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须要的那种欢乐生活。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线下学习成长!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5
一本好书就好比一座矿山,只要你不断地从中挖掘,反复品尝,就能受益无穷。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书的作者谈话,因为书是作者内心所见,所感,所思。而我第一遍阅读一本书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在深化的了解,思索,你就会发觉一片好比天空和海洋一样让你安静致远的世界。《论语》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一本站在诸子百家顶峰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政治,人文,礼仪,道德等很多方面,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这部经典之作在当下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论语》,跨越时空的障碍,何其有幸见到了亲善可亲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学的弟子。我听见了孔子对我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望见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学术探讨,相互交换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学生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严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提问说:“怎样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缕胡须,呵呵笑道:“君子不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与孔子交谈一番后,又看到了他的门生曾子,他一边走一边吟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诵完后微笑着看着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过错并加以改正,我谢过曾子,接着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正坐在路边若有所思,心想此人肯定是颜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虚啊!全部的身外之物都抛诸脑后,只想着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学养,我暗暗登记这一幕,不去打搅颜回。遨游在仁爱的海洋里,我不能自已。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历史5000年,长江,黄河,宽阔中原,孕育了深厚的古代文化,它是《论语》,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它是《论语》,是华夏绚烂文明的结晶;它是《论语》,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奇丽宝藏。而《论语》让我最受用的是它告知了我生活中很多处人为事的道理:脚踏实地地做人、认仔细真地学习、诚恳守信地交友、孝顺地对待家人,这样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完备。这就是论语的才智,它像一剂良药,治愈着我们的心灵,它是一盏明灯,点亮我们勇往直前的道路。
论语读后感初三作文202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