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教学论文】传染病【教师职称评定】.doc

格式:doc   大小:21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论文】传染病【教师职称评定】.doc

上传人:2761545509 2018/3/5 文件大小:2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论文】传染病【教师职称评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
百科名片
  
HIV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8种。
目录
特点
感染
概念
类型
表现
病原体
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
飞沫传染
粪口传染
接触传染
垂直传染
血液传染
诊断
消毒
目的与方法
消毒的种类
治疗
致病状况
世界主要致死传染病概况
大流行
新兴疾病
法定传染病
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人畜共通传染病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特点
感染
概念
类型
表现
病原体
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
飞沫传染
粪口传染
接触传染
垂直传染
血液传染
诊断
消毒
目的与方法
消毒的种类
治疗
致病状况
世界主要致死传染病概况
大流行
新兴疾病
法定传染病
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人畜共通传染病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展开
编辑本段
特点

  
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编辑本段
感染
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入侵机体,突破防御功能,生长、繁殖,引起病理生理变化。
类型
1·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有些传染病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2·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一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感染。常于血吸虫和钩虫病等。
3·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较少见。
4·重叠感染(super infection)人体在被一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临床多见,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5·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传染病
表现
1·清除病原体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侵袭力(invasiveness)
(virulence)
3·数量(quantity)
4·变异性(vairability)
编辑本段
传播途径
由于生物性的致病原于人体外可存活的时间不一,存在人体内的位置、活动方式都有不同,都影响了一个感染症如何传染的过程。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类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须具备可传染的性质,每一种传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传播方式,例如透过呼吸的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的型态变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等症状,藉此重回空气等待下一个宿主将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消化系统异常,像是腹泻或呕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处。透过这些方式,复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大量散播。
空气传染
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
  
传染病
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