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18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4/2 文件大小:1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5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2023年冀教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3、人体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
A.子宫、子宫 B.输卵管、子宫 C.卵巢、输卵管 D.卵巢、子宫
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5、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6、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7、克隆羊“多莉”有三位“母亲”,“多莉”长得最像哪只母羊?(  )
A.提供卵细胞的母羊 B.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C.各像三位“母亲”一部分 D.代孕的母羊
8、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胎儿出生 C.卵细胞和精子 D.胚胎发育
9、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0、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动脉和神经 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
11、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12、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13、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14、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2 / 5
15、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⑤
16、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1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18、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19、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0、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21、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22、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食物中的蛋白质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C.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D.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3、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维生索、水
24、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松手 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25、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种子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并且渡过_________。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4、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
5、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
3 / 5
〔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__________散落到__________上的过程。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_________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 〕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__________来自于图一中的〔 〕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
(2)请写出动物 A 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
(3)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动物 E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4)动物 C 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
(5)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过。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毅豪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4 / 5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
2、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裝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________。验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2)已知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图二中所示对照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
(3)图三若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选择_______色塑料袋,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由此可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
(4)一次实验现象与预期实验结果相符,并不能证明假设一定正确。为保证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你认为该小组还应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相对于传统水稻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正常生长。1986年,陈日胜偶然在海水短期浸泡过的土地边发现了一株带芒的水稻,从那时开始,陈日胜每年一代代种植,不断对其进行繁殖、筛选,最终,选育出名为“海稻86“的新品种。“海稻8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但早期“海稻86“亩产比较低。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通过杂交试验和选育,到2017年秋,,轰动全国。
(1)水稻与玉米一样,同属于单子叶纲植物,水稻种子的营养主要储存在______(填种子结构名称)中。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功能。
(2)从以上信息可以推断,育种工作者运用选择育种和______的方法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
(3)%,%.在大面积海水稻试验田中,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该品种海水稻:I直接利用海水灌溉; %的海水灌溉。试判断,试验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
A.全部存活     
B.前者全部死亡,后者可能有部分存活
C.全部死亡    
D.前者全部死亡,后者必定有部分存活
5 /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B
4、D
5、D
6、C
7、B
8、A
9、C
10、C
11、A
12、A
13、D
14、A
15、C
16、C
17、B
18、D
19、A
20、C
21、C
22、A
23、C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有限
2、休眠期
3、神经系统 激素
4、 生物 生态系统
5、生物 非生物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1)〔1〕花药 〔2〕花丝 (2)花粉 柱头 (3)花粉管 〔9〕卵细胞 (4)种子 〔6〕胚珠
2、体内有无脊柱 前肢特化为翼,身体流线型 身体分节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 变态发育 胎生哺乳 鳃、鳍 AD
3、[ D] 左心室 右心房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肺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最慢 红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 单一变量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放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有无二氧化碳 黑色 变浑浊 二氧化碳 重复实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胚乳 控制物质进出 杂交育种 基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