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 10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3、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4、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5、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 C.2H2 D.2H+
6、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9、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 10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10、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1、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
12、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13、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4 / 10
14、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5、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17、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
1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1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0、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4 / 10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__的吸附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
(2)日常生活中,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一种即可);
(3)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硬水软化;
(5)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3)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5 / 10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6 / 10
①该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硬质玻璃管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①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①本身不燃烧,②____,③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称量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分析计算:
(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2)求50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计算过程)_______
2、由NaHS、NaHSO4、MgS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7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D
4、B
5、C
6、D
7、C
8、D
9、C
10、C
11、A
12、B
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标签未朝手心 瓶塞正放在桌面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
2、活性炭 Ca2+ 肥皂水 煮沸 蒸馏
3、氦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8 / 10
1、小于 P+O2P2O5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白色沉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黑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淡蓝 蓝紫 氧气浓度不同
2、2Cu+O22CuO 红色固体变黑色 装置漏气 铜粉不足 溶液变红色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g(2)
2、解:观察NaHS、NaHSO4、MgSO3、三种物质组成,已知钠、氢、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1、24,钠、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等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我们可以等同于认为是以下三种物质MgS、MgSO4、MgSO3,三种物质中镁、硫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4:32,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那么设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x:32%=24:32,x=24%,那么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24%=44%;
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