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中越南海的资源争议
(形势与政策)
程小东(20**********)
历史文化系历史1102班
摘要: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生产、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而油气资源更是重中之重,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动力,同时,不可再生的特性,让他成为各国必争之物,中国与越南的南海争议在核心上,也就是资源归属问题,但越南对中国资源的觊觎,使其变成了对中国国土的侵略。本文就中越南海资源之争,论其起因、目的、解决,从而达到维护主权的目的。
关键词:南海资源国际化侵略主权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其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南缘曾母暗沙,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宾,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邻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位居热带。其行政区域属中国海南省管辖,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此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并因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海要冲,故其在航海贸易、国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就已经在南海进行大规模的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华南沿海一带,早在秦朝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磁石”的记载,就已经说明,我国先民对南海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元代的王大渊在《岛夷志略》有“万里石塘,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见,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纳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的记载,其“万里石塘”指的就是包括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可见我国古代对南海知之甚深。如果前面的算是对南海了解的多的话,那么清代的《混一疆理历代,则可以说明在古代南海就是中国的领土。
而在近代,南海的主权问题则更加明确,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拥有,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开罗宣言》、《菠茨坦公告》以及其他的国际文件都明确的规定了日本将归还侵占的我国领土,其中就有南海诸岛,在这之后,我国于1974年通过“西沙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了西沙群岛,也就说明,1974年,南海以完整的姿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南海,因其处于热带,并且地理位置构造为海盆,从而决定了他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着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树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稀有金属和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地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因此被地质界、石油界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正是由于南海丰富的矿产资源,才引起了周围环海国家的贪欲,随着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的报告指出,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藏有的总和。还有后来的美国亨特号探测船于1996年五次在南海地区的探测,证实了南海拥有大量油气的可能
性,从而是南海油气资源呈现在世界面前,继而引起了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之心。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等接踵而至,以保卫主权为号,侵我海权,掩其夺油之祸心。
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涉及到交通运输、冶金、电力、制造、化学等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同时,在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则可以说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