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开西餐厅方案.ppt

格式:ppt   大小:1,21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西餐厅方案.ppt

上传人:luyinyzhi 2018/3/6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西餐厅方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稻作起源
从我国古代文献看,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稻”字出现,在《诗经》中已将黍、稻并提。春秋以前,因我国北方种稻量少,水稻被列为五谷之末,如“禾、稷、菽、麦、稻”;而至宋代,便因种植数量多而升至五谷之首了,民间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到明代,《天工开物》云:“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稻米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
《诗经·七月》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稻作起源的族属
“稻”的非汉字音:
1. 贵州黔东南苗语称“稻”为“na”,广西融水苗语称“稻”为“ne”。
2. 贵州布依语和广西壮语称“稻田”为“na”。
3. 贵州某些地方的侗语称“稻田”为“na”,某些地方的侗语称“稻田”为“ya”。
4. 泰国语称“稻田”为“na”。
5. 古朝鲜语称“稻”为“na”或“narak”。
6. 古日语称“稻”为“na”或“ne”。
依据“那文化”学说,布依族、壮族、侗族和傣(泰)族等壮侗语族应该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
1995年,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掘有人工育化迹象的稻壳和陶器遗存。经鉴定,。是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常德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早于距今6000年前)、内容最丰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6300—6500年前)、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
稻作技术起源于何地? 原始人为什么要种植水稻?
稻作与文明的关系?
“稻”这一农作物难道没有支撑过文明吗? 在持续动荡的世界史中,“稻”难道仅仅是给人类持续提供淀粉的不起眼的草吗?
四大古文明,唯有中国文明是粟作文明(黄河流域)
中国的稻作文明比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文明要早上两三千年,早于旱地粟作文明,但却被后者所覆盖。
日本的稻作
稻作传入日本可以追溯到4500 - 5000年前,但当时只是稻谷的传入,并未伴随水稻的耕作方式。水稻耕作方式的传入是在2200 - 2500年前,途径有二:
一条是从朝鲜半岛南部传入日本九州岛北部;
另一条是从长江下游的杭州湾横跨东海,经由“黑潮”主流传入日本九州岛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