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凹山铁矿矿床构造——陆相火山岩区一个残存古火山机构的发现和研究方法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凹山铁矿矿床构造——陆相火山岩区一个残存古火山机构的发现和研究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凹山铁矿矿床构造——陆相火山岩区一个残存古火山机构的发现和研究方法
摘要
凹山铁矿矿床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县,矿体由硬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结合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一个残存的古火山机构。本文探讨了这个古火山机构的构造,其火山岩和含矿脉石的成因,以及研究方法。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微观结构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该火山岩成因及含矿脉石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含矿脉石主要出现在火山岩和岩浆侵入体中,与古火山喷发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认识凹山铁矿矿床地质构造、成因特征及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凹山铁矿矿床;古火山机构;火山岩;含矿脉石;研究方法
Abstract
The Aoshan iron ore deposit is located in Yushu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China, formed by hard collision tectonics. Combined with field geology and lithofacie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remnant ancient volcano structure in the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of this ancient volcano, the genesis of its volcanic rocks and mineralized vein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 of 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microstructure, the genesis of the volcanic rock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ralized veins were analyzed in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eralized veins in this area mainly occur in volcanic rocks and magmatic intrusion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ncient volcanic erup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gen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of the Aoshan iron ore deposit.
Key words: Aoshan iron ore deposit; ancient volcano structure; volcanic rocks; mineralized veins; research methods
1. 引言
凹山铁矿矿床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重要的综合性大型矿床之一,地处东红山造山带南端的壮美高原山系中部,是由硬碰撞造山作用形成。该矿床资源量大,成矿规律明显。然而,有关该矿床地质构造、成因特征及资源评价的研究尚显不足。近年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相学研究,我们发现凹山铁矿矿床周边存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古火山构造,火山岩中广泛分布着含矿脉石。本文着重探讨该区域古火山机构构造特征,分析火山岩及其含矿脉石的成因,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对认识凹山铁矿矿床地质构造、成因特征及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地质背景
凹山铁矿矿床位于玉树县城以西约2公里处,距离G214国道不到1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6°54′,北纬33°01′。矿床位于东红山造山带南端的壮美高原山系中部,地处格尔木—玉树造山带东北西走向区域构造带的南部边缘。根据岩石组合和构造地貌特征,玉树地块属于三叠系的玉树群(T2y),也是主要的铁矿物化区带之一。基岩是一套古生代基性、中性火山岩和典型的玄武安山岩、辉长岩、侵入性岩基质中为银亮黑色的花岗斑岩。区域地层厚度逐渐降低,以棕色草甸土壤和黄河冲积平原为主,研究区海拔高度在4200m以上,属于第四纪冰川岩体覆盖区。研究区域水系发育,河流以加乌河和比加特河为主。
3. 火山岩及含矿脉石的成因分析
岩石学和矿物学表明,凹山铁矿矿床附近的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英安岩。岩浆岩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包括侵入和喷发两种方式。火山岩由火山碎屑颗粒和熔岩体组成,研究表明这些岩石是由壳幔物质熔融后经过地壳混染后形成的。火山喷发经历了自驱力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由浅到深分为富含硅、早期富含铁镁、晚期富含钾钙的不同类型。火山喷发活动对矿床的形成和成因有重要影响,当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火山岩形成与矿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1]。
含矿脉石主要出现在火山岩和岩浆侵入体中,其次是在沉积岩之间。含矿脉石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体构造、火山岩侵入、地质变形和韧性断层及矿物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火山流岩土壤和火山灰土壤中的铁氧化物含量较高,有利于铁矿的成矿和沉积[2]。因此,该区火山岩的形成与铁矿成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4. 火山岩构造特征分析
火山岩通常以亲沸棕色、黑色和暗红色为主,亦有少数呈粉红色或均质绿色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常伴有小型落坑、内凹或小型草甸等外部特征。火山岩的组成以玄武岩和英安岩为主。凹山铁矿矿床附近的火山岩普遍分布于连接岩性似的岩体组中,在岩性的过渡地带出现较多。局部出现大量玄武岩包体,明显不同于邻近部位的接触变质作用。
5. 研究方法
岩石学研究是研究火山岩及含矿脉石的成因和构造特征的重要手段。为了探讨凹山铁矿矿床周围火山岩及含矿脉石的特点和成因,本研究采用了岩芯样品分析技术,分析样品中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赋存和岩石微观结构等信息[3]。
6. 结论
通过对凹山铁矿矿床周围火山岩及含矿脉石的成因和构造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较为完整的古火山机构。火山喷发活动对矿床的形成和成因有着重要影响。含矿脉石主要出现在火山岩和岩浆侵入体中,与古火山喷发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认识凹山铁矿矿床地质构造、成因特征及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邹宇峰, [J].西北矿产学院学报,2010(03):33-36.
[2]Matsumoto Y, Sakai H, Takahashi K I. Iron oxyhydroxide solubility in soils: effects of pH and drying.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2008, 54: 29-36.
[3]涂敏,潘宇,[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0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