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练习卷(一)(含答案)(完整版)(1)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练习卷(一)(含答案)(完整版)(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练习卷(一)(含答案)(完整版)(1)
一、选择题
1.下列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是(    )
A. 蜡烛燃烧  B. 冰块融化  C. 苹果腐烂  D. 钢铁生锈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   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    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
3.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知,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
A. 苹果B. 猪肉C. 马铃薯
4.在加热白糖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白糖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以下几种现象,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⑴有气泡产生⑵熔化成液体⑶变成黑色物质
A. (1)(2)(3)B. (3)(2)(1)C. (2)(1)(3)
5.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两个变化不同的是(    ) 。
A. 轮胎爆胎    B. 蜡烛燃烧    C. 蜡烛融化
6.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是()的共同作用
A. 水和氮气   B. 水和氢气   C. 水和空气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铁生锈 C. 纸燃烧 D. 水结冰
8.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后,观察到()
A. 黄豆发生了变化B. 沙子发生了变化
C. 黄豆和沙子都发生了变化 D. 黄豆和沙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9.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下列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冒出大量气泡   B. 听到“吱”’“吱”声
C. 用手触摸杯子外壁,会感觉冷    D. 能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
10.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B. 面粉做成馒头 C. 铁水变钢锭
二、填空题
1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两类。
1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  、 、  、 的现象。
1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
14.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 、 、 、 等现象。
1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6.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 变化和 变化。把一张纸揉皱,这种变化属于  , 因为 。把一张纸烧了,这种变化属于  , 因为 。
17.在真空环境中的铁钉 (选填“会”或“不会”)生锈。
1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和 两类。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 产生。
19.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 。
20.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
三、判断题
21.不管什么时候喝牛奶都是科学的。( )
22.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
23.化学变化一般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4.看到变化中发光、吸热、变色、冒泡中某一种现象,可以确定发生的变化是化学。
2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也常伴随着化学变化。(    )
26.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27.纯铁锈是能被磁铁吸引,但不能导电(    )
28.生成气体可能是化学变化。(   )
29.铁钉钉在木材中的部分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容易生锈。
30.水泥加水搅拌,过段时间会变硬,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四、实验探究题
31.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工具,有些工具还集合了很多不同的简单机械,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这个红酒开瓶器,以下是它的使用方法:
(1)选择(    )的开瓶器,可以更省力。
A. 中间旋转手柄上的圆圈更大   B. 轴上面的纹路倾斜角度更大   C. 表面颜色单一
(2)在使用方法第4第5步中为了按压下去瓶塞更容易出来达到更省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
A. 一只手按压  B. 双手按压位置靠把手外面一点  C. 双手按压位置靠把手里面一点
(3)整个装置在使用中运用了哪几种简单机械:(    ) (多选)
A. 斜面  B. 轮轴  C. 滑轮  D. 杠杆
(4)整个装置都是铁做的,在课堂研究铁钉生锈实验中,我们知道铁生锈是由 和 作用引起的。在右边实验中,铁钉一半浸没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铁钉生锈最快的部位是(  )
(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减缓铁做的开瓶器生锈:
① 
② 
32.龙龙发现实验室里有5个盛放药剂的容器标签丢失了,但能肯定的是这5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白醋、硫酸铜溶液、碘酒、淀粉和小苏打五种不同物质:
龙龙想进行鉴别。分别取了一些样品加入烧杯进行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E有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助龙龙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它们的名称。
A B C D E 
(2)A与E混合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  。
(3)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发生了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将铁钉浸入D溶液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33.同学们利用下面的装置研究铁钉生锈现象。几人后观察到②号和④号的铁钉没有生锈,①号和③号的铁钉生锈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号试管中,同学们不仅放入了脱脂棉(脱脂棉可吸收水分),还用塞子塞住了试管口。我推测,塞子最主要的作用是 。
(2)结合课堂上的实验操作,生锈最厉害的是 号试管中的铁钉。
(3)对比①号、②号和④号试管可知,铁生锈的基本条件是  。
(4)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请举两例。
34.铁质物品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如果不注意养护,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如右图)。某同学对铁锈产生了兴趣,进行了研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下面的内容。
(1)下图是该同学观察比较铁和铁锈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
铁和铁锈在 、 、 等方面都不同。
这些现象表明,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铁生锈是一种 变化。
(2)该同学还在家里用两枚相同的铁钉做了实验,他把一枚铁钉放置在空气中,另一枚铁钉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如下图。每天定时观察,并且保持餐巾纸一样潮湿。这样的研究方法叫 实验。
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
(3)下表是该同学的观察记录表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空气中的铁钉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餐巾纸是的铁钉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稍有些生锈
稍有些生锈
生锈更多了
生锈更明显
生锈非常多
根据上面的观察记录,可以得出 。
(4)我们常见的铁制品要刷上各种各样的油漆,最重要的原因是()
,防止生锈
,为了好看
,便于区分
35.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现象。某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研究“铁生锈和水、空气关系”的研究。
(1)试管________中的湿棉球说明铁条能够和________接触,而且上端开口,说明铁条还能够和________充分接触。试管________中的铁条,只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________能很好的防止________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地吸收管内空气中的________。
A.甲 B.乙 C.橡皮塞 D.植物油 E.水 F.空气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_______试管中的铁条锈蚀得比较严重,而________和丙两试管中的铁条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由实验证明,铁条的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
(3)结合自己探究观察,请例举具体运用写出 3 种防止铁条生锈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分析】冰块融化为水,是冰的另一种形态,没有产生新物质。
2.C
解析: C
【解析】【分析】水分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不能水洗后直接放置。
3.C
解析:C
【解析】【分析】考察食物中的影响,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最多,猪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苹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4.C
解析: C
【解析】【分析】考察白糖受热后的变化,加热白糖时会先融化,然后有气泡冒出,最后变成黑色物质。
5.B
解析:B
【解析】【分析】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轮胎爆胎是因为气体的热胀冷缩引起的,和蜡烛融化一样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
6.C
解析: C
【解析】【分析】 铁生锈会产生三氧化二铁,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是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7.D
解析: D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蜡烛燃烧、纸燃烧和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
8.D
解析: D
【解析】【分析】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物质,没发生化学变化,它们本身也没有形状、状态的变化,也没发生物理变化,所以选D。
9.D
解析:D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能闻到。
10.C
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铁水变钢锭是物理变化。
故选:C。
二、填空题
1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变化出现新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物理变化。
12. 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例如燃烧反应一般会伴随发出光亮;铁和硫酸铜反应溶液会有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沉淀出现;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放出气体
13.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例如水蒸发是物理变化,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14. 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现象,如风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颜色改变等等。
15. 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反应,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例如淀粉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后生成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
故答案为:化学变化。
16. 化学;物理;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17. 不会
【解析】【分析】铁生锈所需的条件如下: 1、铁本身的活泼的化学性质。 2、外界条件空气中所含的氧气。 3、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真空环境下没有空气,铁钉不会生锈。
18.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新物质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新物质。
19. 新的物质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0. 不支持燃烧
【解析】【分析】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发现细木条熄灭了,说明杯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不支持燃烧。
三、判断题
21. 错误
【解析】【分析】牛奶通常不能空腹喝,否则会降低牛奶的饮用价值。
22. 正确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是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
23.错误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我们生活生产中离不开化学变化,例如我们实验室制氧气。化学变化不一定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4. 错误
【解析】【分析】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小电灯泡发光,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5. 正确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形状、状态、颜色等可能发生了变化,只要是在变化过程中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
26. 正确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密度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27. 错误
【解析】【分析】 纯铁锈是不能被磁铁吸引 ,铁是导体,能导电。
28. 正确
【解析】【分析】生成气体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9. 错误
【解析】【分析】 铁钉钉在木材中的部分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难生锈。因为在木材里的不容易和空气接触,铁钉生锈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
30.正确
【解析】【分析】水泥加水搅拌凝固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
31.A
解析: (1)A
(2)B
(3)A,B,D
(4)空气;水;B
(5)放在干燥地方;添加涂层
【解析】【分析】简单的机械包括杠杆、轮轴、斜面等;铁生锈主要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1)开瓶器运用了杠杆的原理,在中间旋手柄上圆圈越大越省力。
(2)开瓶器用到的杠杆原理,靠外一点的时候,臂距越长越省力。
(3)红酒起瓶器在运用时运用了杠杆原理、轮轴和斜面原理。
(4)铁生锈的原因主要是接触了空气和水,然后从而引发了铁生锈,充分与水和空气接触的那一部分,生锈速度最快。
(5)在生活中,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来减少铁生锈,主要是保持干燥的环境,避免金属表面和水直接接触,比如说在金属表面镀一层漆等。
32.E
解析:(1)小苏打;淀粉;碘酒;硫酸铜溶液;白醋
(2)熄灭
(3)化学变化
(4)铁钉上面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变浅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们通过物体特征以及物体的性质来分辨物体。
(1)白醋是无色透明的有酸性气味的液体所以是E;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是D;碘酒是棕黄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是C;淀粉和小苏打都是白色的粉末。而又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有大量的气体冒出,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推断出A是小苏打,检验淀粉可以通过滴加碘酒的方式,淀粉变成蓝色,所以B是淀粉。
(2)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有大量的气体冒出,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淀粉和碘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4)铁钉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我们观察到在铁钉上面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是同硫酸亚铁的颜色是浅绿色溶液会变浅。
33. (1)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试管(意近即可)
(2)③
(3)同时接触水和空气
(4)及时擦去铁制品表面的水分、覆盖搪瓷喷漆等
【解析】【分析】(1)②中是为了防止水分与铁钉接触。
(2)充分与空气、水分接触的铁钉生锈最厉害。
(3)铁生锈的基本条件是空气和水分。
(4)防止铁生锈就要防止空气和水分与铁钉接触,比如擦去铁器表面的水分、进行喷漆等。
34.A
解析:(1)颜色;光泽;延展性;化学
(2)对比;水分
(3)铁遇水更加容易生锈
(4)A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探究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
(1)考察铁和铁锈的不同之处,铁锈是三氧化二铁,在外观、光泽、化学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考察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
(3)在空气中的铁水分少,相对干燥,而在餐巾纸中的铁钉有水分,水分能促进铁生锈。
(4)考察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空气和水分是促使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杜绝了这两种因素,可以有效的防止铁生锈。
35.A
解析: (1)A;E;F;B;D;F;F;E
(2)甲;乙
(3)刷油漆;擦干并保持干燥;做成合金
【解析】【分析】(1)、试管甲的湿棉球说明铁条能够和水接触,而且上端开口,说明铁条还能够和空气充分接触。试管乙的铁条,只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油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溶解到水里。丙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干燥剂除水分。
(2)、一段时间以后,甲 试管中的铁条锈蚀得比较严重,而乙和丙两试管中的铁条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由实验证明,铁条的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
(3)、想要预防铁生锈我们可以刷油漆、擦干并保持干燥、表面擦油或者镀其他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