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学联盟]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第一初级中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生活中的旋转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联盟]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第一初级中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生活中的旋转教案.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3/6 文件大小:2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联盟]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第一初级中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生活中的旋转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了“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而且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又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八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这些对本节的学****都会有帮助。但旋转是三种变换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图形也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对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仍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转,进而探索其性质。因此,旋转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也为本章后续学****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为今后学****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来源:学_科_网]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活生生的数学.
重点:类比平移与旋转的异同,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特别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演示俄罗斯方块游戏,构成游戏的模块均是由一个小正方形平移变换而来,通过学生玩游戏,,引出课题:“生活中的旋转”。
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
(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并介绍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2)大风车的转动;
(3)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
(4)汽车上的括水器;
(5)由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图案。

[来源:]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下旋转.
抽象出点的旋转
A
B
(图1)
O

··○○○
问题: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A转到B,它绕着哪一个点转动?沿着什么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了多少角度?
抽象出线的旋转
·
O
A
B
C
D
(图2)
抽象出三角形的旋转
·
O
A
B
C
F
D
E
(图3)

图1:在同一平面内,点A绕着定点O旋转某一角度得到点B;
图2:在同一平面内,线段AB绕着定点O旋转某一角度得到线段CD;
图3:在同一平面内,三角形ABC绕着定点O旋转某一角度得到三角形DEF。
观察了上面图形的运动,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旋转的概念;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rotation).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