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2022年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286919636 2025/4/9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2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
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方案了。那么方案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从我校全局的观点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业布置与批改〞实验课题全面培养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工作目标
  1、系统的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实验,通过“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个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促进教师的解题能力,使教师具备扎实的根本功,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打好坚实的










根底。
  3、深入分析、学习课标,更新教育观念,领悟其精髓,指导教学,建设一支有先进教学经验的教师。
  4、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具体内容
  1、每位教师整理所在年级“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知识体系,使教师形成系统。
  2、“植树问题〞、“周期问题〞、“追及问题〞每一个专题选择相应的习题做在大演草上,所选择的;精选10道例题写出每道题的解题要点,每一专题形成一份系统性很强的试卷。
  3、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四位一体〞的学校教学工作方案,展开切实有效的备课、教研活动。
  4、读郑俊选撰写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并做好读书笔记,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学。
  5、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参加活动后交流体会,并运用于实践中。










  6、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到六年级了,这之间老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成果。拟在学校里开展课改评优课的展示活动。
  7、增加教师之间听课、研讨范围,形成大教研的气氛,让老师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
  8、充分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让网络成为教师学习的天堂、交流的窗口、资源的宝库、质疑的专家、辐射的平台。
  9、研究如何促进学生解题能力,在课后反思中总结积累。
  四、具体安排
  1、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实践,每周写出不少于3篇的教学反思。
  2、单双周间隔进行集体备课和同步教研。
  3、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质教案。
  4、每周四下午围绕一个主题集中进行教研活动。
  5、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业布置与批改〞实验课题进行实验,及时写出实验方案、实验总
  结,及时积累实验材料。
  6、备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写出教后记,及时检查。










  7、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加强互相听课,互相坦诚交流,特别是分年级段多研讨、同步上课、互相学习。
  我们决心将通过“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我组的教学工作水平,使北坦小学的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2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将教研的重心放在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 继续钻研新教材,加强组内学习交流,实践于课堂教学
  新教材已经覆盖了学校的三个年级,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我组将继续坚持加强集体备课与交流,做好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根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探索研究工作。在课堂教学和组内学习中加强新教材培训,多交流体会。
  对学习暂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教学,力争提高合格率,在课堂教学中牢抓“两头〞。
  二、 搞好常规教学,倡导为人师表
  关心保护学生,一切为学生效劳。教研组认真学习、倡导常规教学精神,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试卷,认真辅导学生订正,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注重命题研究,把握各次试卷的整体难度。认真分析学业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备课组活动,及时拿出有效的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贯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与上届毕业班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做好毕业班教学的长期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吸取上学期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在教研组活动中加强课题研究的探究,争取在本学年的课题研究中创出成果。全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交流“研讨课〞,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送教下乡活动。
  五、做好传帮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我组新进一名年轻教师,将进一步完善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工作。加强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辅导。
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3










  一、指导思想:
  深入惯切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
  二、主要任务
  1、明确幼儿园数学各年龄段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和组织进行实践。
  2、学习有关幼儿数学学习开展路径的理论。
  3、经验交流学习,开展实践研究,从实际出发,在实际操作中研究讨论具体问题。
  三、活动方式
  老师上公开课、平常课堂观察分析,自主学习、反思与评课
  四、活动安排
  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第2——5周办公室按年龄段老师集体研究本期所学内容
  第7周大二大五教室祁艳玲、胡小兰上公开课办公室老师反思及评课讨论
  第8周中一中二田冯、李春红上公开课老师说课反思及评课讨论办公室










  第9周中三、办公室王巨光上公开课老师说课反思及评课讨论
  第10周小一、办公室李殊上公开课老师反思说课及评课讨论
  第11周小二、办公室廖宇上公开课老师反思说课及评课讨论
  第12周办公室讨论集体教学中幼儿操作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策略
  第13周办公室讨论如何对幼儿的操作进行指导?如何评价幼儿的操作等
  第14、15周办公室教师的读书交流会,老师准备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文章,进行文章交流
  第16周办公室总结本期教学活动及心得体会
数学组教研工作方案4
  **中心小学数学组教研训工作方案本学期,本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方案和教科研方案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教研组活动方案。
  一、现状分析:
  学校数学组现共有老师13人,其中五年内青年教师5人〔有3人为本学期新进教师










〕。团队里成熟的老师们常规优良、教学质量过硬,新进教师虚心求教、肯学习,善学习。六个备课组,在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年龄搭配,使每个备课组教师的教学能力比拟均衡,备课组的老师们关系和谐,能通力合作,互帮共赢。当然,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劣势。数学组老师们的常规事务普遍较多,以致我们花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时间较少,成熟老师们基于自己原有经验,后期花在探索实际问题的时间比拟少,反思性的教学改良实践比拟少;
  年轻教师们对教材解读不到位,对于一堂课的核心目标不够明确;
  过多关注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无视学生的学习状况;
  缺乏有效活动的设计,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没有思维的提升。
  二、原因分析:
  从教研组层面分析,教研组在理论学习,反思重建等活动组织不到位。除了集体研讨活动,组织教师静心研读教材、进行理论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引导教师主动反思课堂、反思教育教学的活动较少。期初教材分析后, 没有重视组织各备课组对教材的研读,集体备课质量不高。
  从教师层面分析,一方面教师教学的理念转变不到位,成熟教师常常会基于自己的经验或是考试要求,青年教师会基于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感悟体验,忽略学生的生成资源,教的痕迹还很重。另一方面新课程下教育教学能力不到位。










  例如,大多数老师没有“一到六〞大循环的教学经历,对于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在定位教学目标时,会局限于所教年级的要求,没有站在教材整体编排体系的层面思考,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明确。同时,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板块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合理设计教学板块的能力也就不到位了,在课堂教学时无法准确把握、合理利用教学生成资源,总总原因,降低了课堂效率,也使学生的能力无法提升。
  三、 努力方向:
  :教学不是埋头走路,需要清晰走向何处。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日常质量的监督者,更要引领教师思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在课堂里落实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教研组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孵化器〞。
  :加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等方式方法,将每位教师的有效资源带入集体备考,提升集体备课的品质。










  3.教师层面:个体研究实践品质与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强课堂实效性研究,建立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观念,从教学意识走向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结构的逻辑把握,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资源运用意识。结合校互联网+的工程,展开常态化研究,以邹莹和王珏老师为主,鼓励更多的老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学科数字化学习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四、主要措施:
  〔一〕创新制度建设,求一个“细〞字。
  作为教研组,确保数学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及业务能力。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定时进行理论学习、进行本年级或是跨年级的集体备课,另一方面建立正常的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加强评课环节,提高教研水平。
  〔二〕创新教研路径,求一个“实〞 字。
  教研活动双层推进,在分散与集中的螺旋交替中提升研究品质。一方面年级备课组的日常分散研究为集中研究提供真实的原创性资源。另一方面学校教研组每周的集中研究又为分散研究提供重建的创造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