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2024学年江苏省赣榆智贤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zhileb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2024学年江苏省赣榆智贤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2024学年江苏省赣榆智贤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8
B.25 ℃•L﹣1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L﹣1NaCl溶液的KW
C.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
D.室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2、对下列化合物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种数判断不正确的是
A.:2种 B.:5种
C.:3种 D.:4种
3、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6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4、已知A酸的酸性比B酸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的错误是
A.
B.
C.
D.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 B. 2—戊炔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 B.SiO2 C.Fe2O3 D.(CH3CO)2O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Kw/c(H+)= mol·L-1的溶液:Na+、K+、SO32-、NO3-
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8、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酸
CH3COOH
HCN
H2S
电离常数
×10-3
×10-10
K1=×10-7
K2=×1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
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NaHS和Na2S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某浓度HCN的水溶液的pH=d,则其中c(OH-)=10-dmol/L
9、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10、合成SO3反应:2SO2(g)+O2(g) ⇌2SO3(g)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SO2)、v(O2)、v(SO4)表示(单位:mol·L-1·s-1),则正确的关系为:
A.v(SO2)=v(O2)=v(SO3) B.v(O2)=2v(SO3)
C.v(SO2)=v(SO3) D.v(O2)=2v(SO2)
11、下列气体中,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 B.天然气 C.坑气 D.水煤气
1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可以得到麦芽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3、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滴定前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查漏
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读取滴定管的刻度滴定前平时,滴定后俯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14、化合物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15、下列关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酿造业等
B.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体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一般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难以达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16、已知:2SO2(g)+O2(g)2SO3(g) △H=-196kJ·mol-1。现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1molO2,加入固体催化剂,保持温度在450℃使之发生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体系的压强减小了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的转化率为30%
B.
C.·L-1·min-1
D.
17、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B.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 大于7
C. HNO2溶液的pH约为2
D.常温下pH=3 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约为
18、下列气体的收集方法肯定与NO相同的是
A.NH3 B.O2
C.C2H4 D.Cl2
19、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
20、已知①2C(s)+O2(g)===2CO(g) △H=-·mol-1
②2H2(g)+O2(g)===2H2O(g) △H= -·mol-1
则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 ( )
A.+·mol-1 B.-·mol-1
C.-·mol-1 D.+·mol-1
21、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22、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A.HNO2 B.H2SO3 C.HClO3 D.HClO4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B__________,C 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E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排布遵循了___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__规则。
24、(12分)为确定混合均匀的NH4NO3和(NH4)2SO4样品组成,,加热充分反应(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氨气,且加热后氨气全部逸出).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
实验序号
I
II
III
IV
NaOH溶液的体积(mL)
样品质量(g)
m
NH3体积(L)
试计算:m=_____g;c(NaOH)=_____mol•L﹣1。样品中NH4NO3和(NH4)2SO4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5、(12分)和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水溶性
-10℃
212℃
不溶于水
54℃
238℃
不溶于水
①分离这两种物质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填序号)
A.过滤 B.分液 C.蒸发 D.分馏
②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等。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
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问题。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100
2
100
60
100
3
100
80
100
4
100
120
6
10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___(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26、(10分)以下四组装置在下列实验可供选择
Ⅰ.实验室用甲醇催化氧化法得到甲醛,并验证甲醛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应选择的装置是___ _____(填写编号)。若③硬质玻璃管中装有铜粉,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溴水褪色。为解释这一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两种猜想:
A.发生了加成反应; B.发生了氧化反应。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学习小组的同学用pH计测溴水褪色前后溶液的pH,测得溶液的pH下降,你认为发生何种反应,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
Ⅱ.若选择①③②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 。
(6)实验过程中,发现③中溴水褪色,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溴水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乙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再用________洗涤(填入编号).已知: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28、(14分)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氟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该研究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态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氟、氧、砷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填空)。Fe(SCN)3溶液中加人NH4F,发生如下反:Fe(SCN)3+6NH4F=== (NH4)3FeF6+3NH4SCN
①NH4F 中阳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
②(NH4)3FeF6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选填序号,下同)。
③已知SCN−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该原子团中σ与π键个数比为____。FeC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醇,受热易气化,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1000oC,试解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S和Fe形成的某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设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列出计算式即可)____cm。
29、(10分)能源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甲烷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甲烷不仅能用作燃料,还可用于生产合成气(CO和H2)。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1。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H
H—H
C≡O
O—H
键能/kJ·mol-1
413
436
1076
463
则△H1=___________kJ·mol-1用合成气生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2,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0℃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
0
1
2
3
n(H2)/mol
①△H2___________0(填“>”“<”或“=”)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p2
③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甲烷、氧气和KOH溶液可组成燃料电池。则此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甲烷的电极为__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氧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2、A
3、D
4、A
5、B
6、B
7、B
8、C
9、A
10、C
11、D
12、B
13、B
14、C
15、D
16、D
17、A
18、C
19、D
20、A
21、A
22、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Na P HNO3 NaOH F F 1s22s22p63s23p63d5 SiO2 + 2OH-=SiO32- + H2O 泡利 洪特
24、 1:2
25、D 冷凝管、蒸馏烧瓶、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 增大乙醇的浓度 移去生成物 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 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或冷凝效果不好,部分产物挥发了 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或造成环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或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或催化效果不理想 C
26、Ⅰ.(1 ) ③④;(2)2CH3OH+O22HCHO+2H2O; (3)发生氧化反应,若是加成反应,则只生成一种有机物,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成酸性溶液
Ⅱ.(4)CH3CH2OHCH2===CH2↑+H2O; (5) ①除去乙烯中的酸性气体,②使乙烯与氢气混合,③观察气泡并调节乙烯与氢气混合的体积之比。 (6)CH2===CH2+Br2CH2BrCH2Br
(7)②中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点燃气体后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壁出现白色沉淀
27、上 C
28、1924S24P3 F>O>As 正四面体 abd sp 1:1 FeF3为离子晶体,FeCl3为分子晶体 FeS
29、43+194(或194) < b 2 负 CH4+10OH--8e-=CO32-+7H2O O2+4e-+2H2O=4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