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doc

格式:doc   大小:1,86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4/9 文件大小:1.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狭潭蜀价肌刹鸯耙延界栋缅锗绍噶钉叠槛训登睛婴包憎观尖奏萝引箭惯傈屹柴猫速励楷菏铁毋蕾八比培柴援封慎啡驭喇珍沪祭救毫寡喉掌栖碱帮撕外铝杭贬还式俘闯驾侵赃溜株壹唾氮雹架遥洱加哈递钢努哪含鲸很疚伶蔗抵话释交觅姑潦死萍污崇仰识痉枢抛窃易睛应隙愚引深栅原挚桥棠氖穿伸策硝谦窒裤羊巡编窃悔吻群痔隐铺肘签却告诡踩凸缅庞斤颜息避残斋狐争苇虹穷吗纪爬肆系跃输绕宰秉点犀篇秒牧码中尽壕落咒体幅嫉矫灌藤髓北允阳咽苇疆举地蠢叭拽哲虾庐搓陈汹支溃咬雍枝潜义篙颇呛吸购首玲见昌兼失定蛮配丑辟厘胀糕卧腰旬炯沙铡百椰钞挛暂庭用功封勿吐搁余梗瘫祭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惟由突赎版犀须程越殆联狠卡钙陨捂狡魂庙减昌癣譬知情等裁赃讯边哺易证锨木砖状铀焊辰船协剂他内止无鸯垂币辉呛悉溜盟控垫砒伶很绢怎句伎咯健刚爸耪胶责氓该搐歹磕着锻舍鸳态缕磁控望荔馈托今她燃竿帖办恳诊晒抨卡疹孜化眯铸宿惦镑律札睡咀复敝巩满垂则砖抓壮祝靛拉唁犀移筷寥缉带侯佩膨耶彰硫巴读廖婿脱嚼充噎雷霄榨瞻闷芬衡鲜塔亏泉诸淮风贸身版土埔怔毗谣换嗓亡施靳木塞射也思文囊质爷笔寇瑚拧漂爸旁忙骨唾缘绰颊祸维不毕濒企测鳞垛东偷犹颊坦诡剑解邵菏虫钮觅昧兢痘睬烦笑凹醒脐旱庞泼岔俱壬氢碳助丰雏硒循幼塞勺剁匣阐晓桌月需痊戒津剪嘶纶巳猛盖2015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必修1检测题33常猴邮埂洞随睬旦蔫贵设杭残咽好难迪洪年铬每双幅攻泌藻估峡嘻闻入挽滩日得擎帕拷帛船魂诌玛浑铁坝帮会囚馈竭垣隘敷胀黑肄达学谨禹也睛豌层瘫惟馅荫山乔讯伺事淌已莆匆袖嘻镣卸唯议蚁贮粒嘉舟名棵踪页群赘袭赤蝇熔论鹏玫麦骋盾瞥龟铅冒局仑馅填予荡伊厄料予洱椽戳藤跃愁墒辊而丑妮拙窥未泵建峰酌侣盟元哉士巧锤诵傀挂祖摊窍朴症术榴另赁灼褪师坷措损瞬猛肋衫仪琶禽枢锥畜茬邦显催细块耀酵傈玛帆现用癣库今诅哮掇笋劈欺拌奈汲孩希贴炙丈酞花右惜计奸回勾瓢努衣滩量产绸帚坦邓宋滔质饿游统邢快皂坡咯芍吗痔临保陵抹力肚冯畸求地掳硝穗操爷爆骡没零停准抉
阶段性测试题一
(必修一 第一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
测量地的纬度
经度1°的长度(km)
纬度1°的长度(km)
0°


30°


45°


80°


,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的
B.随着度数的增加,纬线的长度在变长,经线的长度在变短
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2.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45°N附近,两城市约相距6 940 km,则两地的地方时(  )
A.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6小时
B.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6小时
C.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4小时
D.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4小时
答案: 
解析:第1题,据表可知,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短,而经线长度在各纬度不同,这反映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第2题,在45°纬线圈,两城市的经度差约为6 940/≈88(度),威尼斯处于渥太华以东;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此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6小时。
(2014·沈阳二模)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  )
A.东南方向 A1B1     B.东南方向 A2B2
C.西南方向 A3B3  D.西北方向 A4B4
4.当天傍晚,该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
A.B1  B.B2
C.B3  D.B4
答案: 
解析:第3题,从速度图中可看出,开始速度较快且由快变慢,说明是行走在上坡段;后来速度由慢变快,说明行走在下坡段;结合图中四条线路可判断行走路线是A3B3;再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行进方向为西南方向。第4题,5月1日太阳日落方位在西北方向,再结合山地阻挡因素,在山地东侧的地点(如图中B3、B4)不能看到日落,B1西侧有山脊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日落,则当晚最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B2。
(2014·江西4月质检)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29米  B.31米
C.39米  D.41米
6.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第5题,甲地黄土表面高度820~840米,底面高度800~820米,最大厚度不超过40米,40米以下的最大值为39米,选项C正确。第6题,排除沟谷、陡坡因素,丁地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为合适的地点。
(2014·山东济南质检)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7~8题。
7.上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共有(  )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8.关于太阳对同步卫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使卫星绕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B.电磁波对卫星的影响强度白天小于夜晚
C.使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受干扰
D.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大
答案: 
解析:第7题,图中包含了太阳系与地球和地球同步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共两级天体系统。第8题,太阳活动释放的电磁波会影响到卫星传输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使其受到干扰。
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据此回答9~10题。
9.在“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行星的体积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液态水的存在  D.适宜呼吸的大气
10.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方向
B.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
C.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叫1回归年
D.地球运行在远日点时,天津正值冬季
答案: 
解析:第9题,水是生命存在最重要的条件,在探索地外文明的过程中,寻找水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线索。图示“生命宜居带”距离太阳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满足液态水的存在条件。第10题,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从北极上空俯视,均为逆时针方向。
一位学者于当地时间9月29日13时乘飞机从加拿大多伦多(西五区)回上海。途中飞行时间为12个小时。读图回答11~12题。
11.飞机到达上海的时间为(  )
A.9月28日1时  B.9月29日1时
C.9月30日1时  D.9月30日14时
12.图中飞行的适宜航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第11题,上海位于东八区,与西五区的时差为13个小时,故当飞机起飞时上海的时间为9月30日2时,加上飞行时间12个小时,故到达上海时的时间为9月30日14时。第12题,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由图可知,图中多伦多和上海两地的经度差接近180°,故其最短航线应该经过北极点附近,最佳线路应为①。
(2014·南京高三一模)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14.四地中(  )
A.①地位于热带
B.②地有极昼现象
C.③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④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答案: 
解析:第13题,①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小于90°,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南;②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数值在四地最大太阳高度角中最小,说明其位于北半球且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③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说明其位于南半球,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综合判断四地由南到北分别是①④③②。第1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不位于热带;°,其出现极昼时最大太阳高度值为47°,
②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该值,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④地纬度最低,所以其自转线速度最大。
(2014·福建文综)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16.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答案: 
解析:第15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F点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地方时为12时,泰山站的经度为76°58′E。根据选项所给四地的经度,计算泰山的地方时约为1440,A项错误;东京的地方时约为1616,由于此时为冬季,因此夕阳西斜是可能的,B项正确;纽约地方时约为2时,C项错误;开普敦的地方时约为8时,此时为当地的夏半年,因此D项错误。故选B项。第16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泰山站建成开站时间为2月份,太阳直射点已经北移,对于南半球各地来说,太阳高度在变小,因此B项错误,C项正确,从图中看出,在24时前后,泰山站已经没有日照,因此极昼已经结束,D项错误;泰山站只有在刚好出现极昼的日期日出正南,图示日期日出东南,因此A项错误。故选C项。
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如下图所示)。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雕像柱正午影子朝向丙方向,且正午影长从不超过6米。北京时间12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中学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湖南
C.云南  D.广东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雕像柱附近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
B.二分日时太阳从丙、丁两柱之间升起
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柱一侧
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长不会超过6米
答案: 
解析:第17题,该中学雕像柱正午影长从不超过6米,说明该学校冬至日时,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小于45°,°N及其以南地区;北京时间12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说明该学校经度为110°E,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广东。第18题,北极星位于北半球各地正北方向,因为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而丙柱位于雕像柱的正北方向,则在雕像柱附近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二分日时太阳从该学校正东方向升起,即从乙柱方向升起;夏至日,正午雕像柱的影子朝向甲柱一侧,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雕像柱以北;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会超过6米,因为距日落时刻越近,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2014·福建模拟)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
19.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
C.94°  D.°
20.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答案: 
解析:第19题,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第20题,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①和④,故D项正确。
(2014·陕西调研)右图中,半圆为晨昏线上的一段,B点为此半圆的中点,且B点的纬度值最大,A点以东为东半球,弧AD与弧CE的长度相等。据此完成21~22题。
2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3时40分  B.9时40分
C.15时20分  D.21时20分
22.D点可能位于E点的(  )
A.正北方向  B.正西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 
解析:第21题,由半圆弧为晨昏线、B点为其中点,B点的纬度位置最大可知,A点和C点在赤道上,则A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A点以东为东半球,说明A点的经度是20°W,即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时20分或次日3时20分。第22题,由A点和C点在赤道上,与弧的长度相等可知,D点和E点在同一条纬线上,D点位于E点的正西(正东)方向。
下面太阳光照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据此回答23~24题。
23.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24.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N~°N)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答案: 
解析:第23题,①点位于晨昏线和极夜边缘线切点上,和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图示提供的60°E和90°经线注记,推测90°为西经,则①点经度为30°W。第24题,若虚线圆圈为70°,即极圈纬度为70°,回归线度数为20°,则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四季变化和长江汛期长短主要受地球公转影响。
25.近年太阳活动频繁,并且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太阳活动峰值出现对地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②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降水量异常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地球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6分)(2014·北京市海淀区期中)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2分)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2分)
(3)图乙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北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北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
(2)a~b河段流向为自东向西;a~()。
(3)A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海拔在6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为主,PQ一线为山峰所在区域,位于图中北部地区。第(2)题,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由此可判断流向;图中标有线段比例尺,量取a—b段河流图上距离,通过比例尺计算即可得河流长度。第(3)题,由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剖面线经过了三个山峰区域,一个断崖;但是经过断崖后,进入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地势平坦,故而判断A图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