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届那曲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那曲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点在所在的平面内,,,,,且,则( )
A. B. C. D.
2.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二象限的交点为,若直线与圆相切,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4.设,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三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已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离心率为,、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双曲线上运动,若为锐角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正三棱柱中,,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7.已知函数,若,则等于( )
A.-3 B.-1 C.3 D.0
8.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若为最大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设点是椭圆上的一点,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则( )
A. B. C. D.
10.小明有3本作业本,小波有4本作业本,将这7本作业本混放在-起,( )
A. B. C. D.
11.木匠师傅对一个圆锥形木件进行加工后得到一个三视图如图所示的新木件,则该木件的体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两座岛屿间的距离,小船从初始位置出发,已知在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在的北偏东的方向上,现在船往东开2百海里到达处,此时测得在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再开回处,由向西开百海里到达处,测得在的北偏东的方向上,则、两座岛屿间的距离为( )
A.3 B. C.4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且经过抛物线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
14.若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5.已知△的三个内角为,,,且,,成等差数列,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___.
16.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椭圆的右顶点为,为上顶点,点为椭圆上一动点.
(1)若,求直线与轴的交点坐标;
(2)设为椭圆的右焦点,过点与轴垂直的直线为,的中点为,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求证: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椭圆上.
18.(12分)为响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全民文化修养,引领学生“读经典用经典”,某广播电视台计划推出一档“阅读经典”,在某高中学校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男女比例为3:2,而男生中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不喜欢的比例是7:5,女生中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不喜欢的比例是5:3.
(1)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联表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与性别有关系?
男生
女生
总计
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
不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
总计
(2)为做好文化建设引领,实验组把该校作为试点,,,记
为参加会议的人中喜欢古典文学的人数,求5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表及公式:.
19.(12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曲线(为参数),在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交于,两点,求点到,的距离之积.
20.(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2)设函数,若,且的最小值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的值;
(2)当的最小正周期为时,求在上的值域.
22.(10分)如图1,与是处在同-个平面内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连接是边上一点,过作,交于点,沿将
向上翻折,得到如图2所示的六面体
(1)求证:
(2)设若平面底面,若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的值;
(3)若平面底面,求六面体的体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确定点为外心,代入化简得到,,再根据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由可知,点为外心,
则,,又,
所以①
因为,②
联立方程①②可得,,,因为,
所以,即.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模长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B
【解析】
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和边角互化思想可求得,可得出,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的值,最后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的值.
【详解】
,
即,即,
,,得,,.
由余弦定理得,
由正弦定理,因此,.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角的正弦值的计算,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边角互化思想、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3、B
【解析】
先设直线与圆相切于点,根据题意,得到,再由,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从而可得渐近线方程.
【详解】
设直线与圆相切于点,
因为是以圆的直径为斜边的圆内接三角形,所以,
又因为圆与直线的切点为,所以,
又,所以,
因此,
因此有,
所以,因此渐近线的方程为.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熟记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4、D
【解析】
令,可得.
在坐标系内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时,.由得.
设过原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切于点,
则有,解得.
所以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切时.
又当直线经过点时,有,解得.
结合图象可得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3个交点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即函数在区间上有三个零点时,.
点睛:已知函数零点的个数(方程根的个数)求参数值(取值范围)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函数的零点问题常用此方法求解.
5、A
【解析】
由已知先确定出双曲线方程为,再分别找到为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情况,最后再结合即可解决.
【详解】
由已知可得,,所以,从而双曲线方程为
,不妨设点在双曲线右支上运动,则,当时,
此时,所以,
,所以;
当轴时,,所以,又为锐角三
角形,所以.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为锐角三角形的临界情况,即为直角三角形,是一道中档题.
6、C
【解析】
取中点,连接,,根据正棱柱的结构性质,得出//,则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求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如图,取中点,连接,,
由于正三棱柱,则底面,
而底面,所以,
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且,
所以平面,
而平面,则,
则//,,
∴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
设,则,,,
则,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通过几何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考查计算能力.
7、D
【解析】
分析:因为题设中给出了的值,要求的值,故应考虑两者之间满足的关系.
详解:由题设有,
故有,所以,
从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解题时注意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求解的结论之间的关系去寻找函数的解析式要满足的关系.
8、C
【解析】
由,化简得到的值,根据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可得,
可得,
通分得,
整理得,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