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集团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集团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集团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说法正确一项是( )
A.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分别用“告辞”,去到他家用“莅临”,送人出门称“留步”,麻烦别人说“叨扰”。
B.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都是古代著名民间爱情故事。
D.“桑梓”指故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扑朔迷离”“刮目相待”分别出自《木兰诗》《论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小说通过贯穿全篇的完整情节,描绘了土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对于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做人是第一原则,所以他在《傅雷家书》中不仅与儿子谈艺术修养,也善于引导儿子如何做人。
C.《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号驱逐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这一句话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3.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B.前三句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C.这篇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情绪和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作品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处于动态中“流水”、“人家”,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4.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吴用用计获得了金铃吊挂,与宋江等人假扮宿太尉一行救出了史进、鲁智深。
B.《西游记》中,乌鸡国的妖怪变成唐僧模样,为辨真假,孙悟空接受沙和尚的建议忍受了紧箍咒的痛苦,但仍然没有分辨出来。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一文,鲁迅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刻画了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
D.《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的,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5.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中描绘了四位市井“奇人”,他们分别是寺院里安身的季遐年,卖火药桶子的荆元,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王太。
B.杂记主要指山川景物、人事杂记和笔记文。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指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文章,如范仲淹的《小石潭记》。笔记文,即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章,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C.岑参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苏轼是北宋文学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张养浩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D.“加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表示已经成人;“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是指古代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崩殂”用作皇帝死亡。
6.阅读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据有关报道显示,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王某原本是一个勤奋上进的青年,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却在一次聚会中经朋友怂恿吸食了毒品,从此染上了毒瘾,家里的钱都被他拿去买了毒品,天天因为吸食毒品和妻子吵架,甚至动手毒打妻女,曾经的幸福生活一去不复返。
材料三: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使得吸毒者围绕毒品转,甚至为了吸毒而丧失人性。此外,吸毒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我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名句默写
荏苒岁月红尘梦,千古流韵载诗情。孔子谆谆教诲弟子,立言“质胜文则野,① _______”(《论语·雍也》),文质相辅,情致高雅;李白挥手送别友人,写下“挥手自兹去,② _________ ”(《送友人》),化用典故,情谊缱绻;杜甫饱受风雨之灾,疾呼“③_________ ,④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忧国忧民,情怀天下;元稹深切悼念亡妻,妙用比喻,抒发“⑤_______,⑥_______”(《离思五首(其四)》),忠贞不渝,情深刻骨;温庭筠破晓踏上征途,描绘“⑦ ________ ,⑧______”(《商山早行》),意象具足,乡情浓郁;秋瑾决心投身革命,发出“身不得,男儿列,⑨___ ,⑩______ ”(《满江红·小住京华》),刚烈侠义,豪情万丈。
8.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秋纹笑道;“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大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朵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他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竞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我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是又有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_____。
2.选文此情节中的老太太指的是______,太太指的是______。
3.选文此情节中宝玉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塑造宝玉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①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①孤:幼而无父。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本诗前两联描写了“衰草”、“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的氛围。
2.赏析“掩泪空相向”中“空”字的妙处。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北周将贺若敦率兵渡江取陈湘州,陈将侯瑱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瑱军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再,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粮援既绝 绝:断绝
B.人怀危惧 危惧:十分害怕
C.牵以趣船 趣船:上船
D.以继军饷 继:等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A.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B.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C.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D.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若敦攻陷了陈朝的湘州,陈将侯瑱率兵反攻贺若敦,企图夺回湘州。
B.贺若敦修营垒,建房屋,废弃农业生产,显示其长期驻守湘州的打算。
C.战事初期,贺若敦军中经常有叛逃者骑马向侯瑱投降,侯瑱都予以接纳。
D.被贺若敦算计后,后来即使真有携带粮饷去投奔侯瑱的,侯瑱也不敢接纳。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
11.现代文阅读
“深海一号”入水 “蛟龙”探洋添翼
①2014年12月4日,武汉市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声鼎沸。人们聚集于此,见证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顺利下水。从今往后,蛟龙号有了自己的专用母船,我国又添一大洋调查利器。“深海一号”是什么?大名鼎鼎的蛟龙号,是世界上第一台深潜超过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简单来说,“深海一号”这条船,就是支持蛟龙号业务化运行的海上平台。
②“深海一号”长啥样?这艘船船长1.2米、型宽2.4米、设计吃水3.4米、型深4.3米,设计航速2节以上,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设计排水量4300吨。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自持力为60天,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③据介绍,“深海一号”遵循了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和舒适化以及国际化的设计理念。
④“深海一号”有着极为独特的外观设计。走近船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斧形球鼻艏,像一柄巨大的斧子,即将劈波斩浪。巨斧‘劈开’波浪,能够极大地减小母船的兴波阻力,改善风浪中失速性能,提高经济航速。同时,能够降低气泡生成概率,从而降低了船底噪声,减少对载人潜水器通信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载人潜水器水下声学定位和通信性能。
⑤“深海一号”还建造了专用机库。以前,蛟龙号搭载母船“向阳红09”出海时,只能被放置在后甲板上,无处遮蔽。现在,有了专用机库,蛟龙号就如同有了保护伞,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
⑥“深海一号”还配备了全新的水面支撑系统。蛟龙号的布放和回收,依靠的是后甲板上的水面支撑系统,包括“大A架”系统和绞车系统等。“深海一号”的“大A架”系统变成了大吨位,由23吨提高到额定载荷30吨,如果说原来是“小车装大马”,现在终于可以“大车装大马”,保持操作稳定性。绞车系统从2个马达变为3个马达,动力更足,能够把蛟龙号提得更稳,对抗更加恶劣的海况。同时,降低了作业甲板高度和潜水器运移轨道车高度,从而缩短了蛟龙号布放回收行程,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⑦另一革新是有设备为蛟龙号下潜作业“打前站”了。为了提高探测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深海一号”配备了载人深潜作业环境勘查系统,包括全海深多波束、中浅水多波束、单点测深仪等水下地形地貌勘查设备,浅地层剖面仪等海底地质勘查设备以及全海深CTD(温盐深仪)等。这些系统能够进行下潜环境初勘,比如提前摸底水深和地形地貌。例如,把全海深CTD提前布放下去,知道了水的密度,才能为蛟龙号配重以及进行平衡计算。
⑧其实,“深海一号”虽然是载人潜水器的专用母船,但它凭借出色的设计和优异的性能,也能够实现“一船万用”,支持搭载各类重大海洋科考装备。未来,这样一种美好的场景可能出现:海底,蛟龙号在开展精细化勘探,远处,其他潜水器正进行探测作业。
⑨“深海一号”预计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届时,蛟龙号将搭载于“深海一号”投入业务化运行,为我国大洋资源勘探和深海探测继续提供强有力支撑。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海一号”是蛟龙号的专用母船,它为蛟龙号的运行提供支持。
B.独特的外观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水下声学定位和通信性能。
C.先进的设计,使“深海一号”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D.由于配备了全新的水面支撑系统,“深海一号”动力更足,稳定性更高。
123.下列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据介绍”,表明对“深海一号”设计理念的说明来源于专家的介绍,语言表达非常严谨。
B.选文第②段用设问句,引出了对“深海一号”内部系统的具体说明。
C.选文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蛟龙号对“深海一号”的辅助作用。
D.选文运用了时间顺序说明了“深海一号”的设计理念、具体设计及其作用。
7.下列关于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以前,蛟龙号搭载母船“向阳红09”出海时,只能被放置在后甲板上,无处遮蔽。现在,有了专用机库,蛟龙号就如同有了保护伞,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
A.使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专用机库的保护作用。
B.使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专用机库的保护作用。
C.使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形象又突出强调了专用机库的保护作用。
D.使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形象又突出强调了专用机库的保护作用。
12. 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
①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②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4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③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④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⑥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1.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2.全文在说明中使用了什么顺序?结构特点是什么?
3.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
5.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13.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县城小书店
韩浩月
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②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⑤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⑩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⑪ 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这个书店在我心里,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定格。
(选自《作文通讯》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通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少年的时候
①
渴望读书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②
③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④
⑤
2.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3.找出与开头“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一句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这个书店在我心里,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定格。”一句的含义和作用,请具体分析。
三、语言表述
1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的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四、写作
1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在一卷《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为我们勾勒出理想的君子形象,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请以“担当”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文中不得出现与真实人名、校名。
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A. “莅临”指贵宾来到、来临。出门送客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B.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D. “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
2、A
【解析】
A错误,《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3、D
【解析】
D项分析有误,“流水”属于动态,“人家”“小桥”属于静态,动静结合,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4、B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项错误,孙悟空在忍受了紧箍咒的痛苦后,将妖怪分辨出来了,还差点将其打死。
5、D
【解析】
,做裁缝的荆元;
B.《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不是范仲淹;
,不是山水田园诗人;
故选D。
6、(1)示例:我国青少年涉毒形势严峻;吸毒会给家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破坏家庭和谐;吸毒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2)示例:构图要素由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 HB构成。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山和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ZHB为 “中国环境保护”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
【解析】
(1)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或几条主要的信息。如材料一讲的是我国青少年涉毒形势严峻。材料二讲的是吸毒会给家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破坏家庭和谐。材料三讲的是吸毒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2)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认真分析图上的内容,包括构图要素,颜色、线条、文字等,并选择其中一个要素结合实际经验理解其象征意义。构图要素: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英文字母ZHB。然后根据构图要素写出寓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