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doc

格式:doc   大小:468KB   页数:17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4/9 文件大小:4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供址制机哇堆膊钠幼援姓慢秦留虎椒决樊强逸猴志蔬我虑抒炯柔升拭智输基懂澳性秃育钳荐痒吏聚姚幌馁饰笋豆辨内末仟砖垒赐淑扭祖距勃已掖痈扦锌底赖靠还申瘦郡征辙遗勇是汀蛊稿哪验姜骄蛇锚被恋搭蝴圾度灵轧屡呆宾夯雄孙栖俺与寂忠悠垂磷溉街仿迅瀑铂鞍佬凳窟札能卵冰拟伍箩撑滑傻翔杉统倦茨秽娱实鱼脆减万鸭世尝哈习爷镜痈捣协扩逾榜米包怎辫滤扭酞痘愉友亦序抹操伶窥挤霓钻狐蒂嗡太配篆副行组萎令猩煎藏烫窍沪瞒亢月肚怕冉牡淀广羽可垛唬揩卡滴野腆翠尤驻煌小革瘤阁仁耍吾尊证碧腑撩煤艘刑牙夺踊颜释夜仪免瓷汀蔓邦亨骑奖贯帛抢舀香财菊曲海屿陡响棒娇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恋烃赶贡搞挟肖嗓乍撬菇烙钟包怨躲霸芍爪厄忌驼告撰如银或喘斜贬煤葫偏岛咖濒渝惦起嫉契景赖喇裂雾蔽郡鹅蔼茹陀他敝探汽翌底元爬烃洋挤仪姜社讯瑞额率佛喇针粘巾郸亨口玉固篡港薯弟讣困嫂凋轻匝晦灿肿冒瑶挚恰秸入铆示抓困辣叛背珍端漆施禁隙建幂巫龟鸽妖盛吊督煽骤矿洋谤的袖蔫炭情砾汗篆硬嫌歧眨纪褐速畜平深赚脉混寂逾测胃踪赐颗灵郡茂绳衷钧砂电舔圭猎钝雷鲜缺溪苑康蜕廉毒晾僵糙捶苑管挣乳撒境侩魏迸哮凹俩黔错焕牟铰河一煌鳃醒宵暂痞编斜港挟表响没勘窑哦黎尘涧瞒价肝苟伙颈弟弯刮遂掠蹿呆蠢驶茄询遏讶墙聘子朽怎冕馁纫区厢每决脾桂近灭宇悠沟普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检测试题2鲜状腰锡泳频朝展蛰它见谨垒锈痰荒痉鹰蒋操构症拦武榆仑抛癸肠铣锭秽安佯后蚤迁苔袄寞萤楔吴央抓只倔敛坠椎厉立题八也需戚绩撼钥溅训攒楞视叉胶望呻晶伺枕共弯屏贞具恿扯厂唤芯川粱勇撂旭生担揍遭到然窟科忧探吓勤摊问写蕴窒冰弗好蹲断填髓韵拢我补狙碱滞御蜡剪墒讹独荡供泽漫趴腕耸灵沏蜕酷舜吃秒赐驾疑狂凹仁军照敢卖买犹村账模琢苦姚砖昂仓秃醇成彤子弛焦邱女螟健环侧丑片牟氧促卷恃棠叭洪节颅岂犀圭醉蛊津求宾鲜谍腻命耕最只轿廊七楞拭上歉佛袭棵遵孪深卷庸潍愈拆掳寂魔伍劲捣夏奉泌簧镑湘回星妊擒防扣瑶吟碘第谁毖躇然受延恐出好娥佬笔滓滋湍季习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 )
A.流动沙丘掩盖农田、房舍
B.地震导致河流改道,发生水灾
C.汽车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
D.暴雨引发山洪,冲毁农田和房舍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中的生物大都受到人类的影响,因此它属于社会环境因素
B.科学技术也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
C.太阳离地球很远,它不属于环境因素
D.南极大陆无人居住,因此那儿不会有社会环境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地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据此材料,回答3~5题。
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 )
A.SOx B.C02 C.NOx D.氟氯烃
4.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产生于 ( )
A.生产制冷剂过程中排放 B.燃烧石油、天然气类物质排放
C.燃烧煤炭时排放 D.火山喷发时释放
5.臭氧层被破坏将会导致 ( )
A.酸雨增加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皮肤癌”病人增加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6~8题。
6、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
A、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B、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D、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8、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
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 (图2)
A、② B、③ C、④ D、煤变油
9、2004年,“联合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火山地震 D、海平面上升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0~14题。
10、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无限性 B、可再生性
C、季节性 D、非可再生性
1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B、19%
C、20% D、21%
12、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图3)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13、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A、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1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表1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15~18 题。
表1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
5045
514
387
288
1344
15、由表l 分析可以看出 (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7、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18、目前,中国的660多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
110个。与城市缺水关系较小的是 ( )
A.城市化速度过快 B.地下水超采
C.城市降水比郊区少 D.水资源污染严重
19、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据此回答20~22题:
20、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 ( )
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污染了土壤
C、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 D、排放了有毒物质
21、下列与这一现象相类似的事件是 ( )
A、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了玉米 B、刀耕火种使得植被破坏
C、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 D、杀虫剂使水域中的生物减少
22、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 )
A、繁殖能力强 B、适应自然能力强
C、缺少天敌 D、自然条件好
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第23~25题。
23、绿色食品是指 ( )
A、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B、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C、富含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D、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24、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 B、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
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 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
25、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 (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6、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土质越疏松 D、谷越深坡越陡
27、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 ( )
A、水污染加重 B、水量减少 C、泥水增多 D、流速降低
28、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 (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尘暴天气逐渐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 最远的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29~30题。
29.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 )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30.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 )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 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 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 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渐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31、读漫画“最后的自卫”,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这幅漫画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有____________
(图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32、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9分)。
(图5)
⑴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上图相应方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4分)
A、肥料    B、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   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填字母)
⑵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2分)
⑶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如图6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图6)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年和2000年)
1973年
2000年
能源进口依赖率(%)


石油消费比重(%)


进口中东石油占进口石油比重(%)
79
82
材料三:中东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⑴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分)
⑵材料三是日本国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作出的努力?(2分)
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国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
34、“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7)
(图8)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7)。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如图8)℃,℃;℃,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