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ezhihe 2025/4/9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2.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都需要消耗ATP
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D.①③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3.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而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B.Ⅱ3和Ⅲ6的基因型不同,III3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C.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51
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6
4.下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A、D侧
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
C.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只受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原理相同
D.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反映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
5.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分别在( )
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B.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C.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6.在细胞内,有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列有关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其囊泡膜可以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B.内质网在囊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可能形成溶酶体
D.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可以是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形成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形成神经中枢,调节人体相应的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构成。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______,如果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首先会刺激________产生兴奋。
(3)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__。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患者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科学家以布氏田鼠为材料展开相关研宄,研究发现:在寒冷刺激下,支配褐色脂肪细胞(重要的产热细胞)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激活褐色脂肪细胞中的蛋白激酶 A信号通路,诱导线粒体内膜上的产热蛋白表达,使产热增加。同时,寒冷改变肠道内菌群 结构,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增加,也能刺激褐色脂肪细胞产热,而机体产热反过来又影响肠道菌群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题干信息进行推断:去甲肾上腺素是作为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影响了褐色脂肪细胞的产热,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产热蛋白通过抑制该阶段________,使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2)布氏田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布氏田鼠机体产热与肠道菌群存在_____调节机制。
(3)白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过剩的能量,而褐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则是产热(它的产热能力是肝脏的60倍)。另有研究表明,将寒冷环境下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中,无菌小鼠发生了白色脂肪组织的褐变,从而加快了脂肪燃烧。上述研究,为解决现代人非常关注的“肥胖”问题提供了的新的可能,这种新的可能措施是_____。
9.(10分)治疗性克隆是把患者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囊胚,再利用囊胚建立胚胎干细胞(ES细胞),然后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如皮肤、软骨、心脏、肝脏、肾脏等),再将组织或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治疗性克隆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选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ES细胞除了来自早期胚胎如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外,还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性)。
(3)目前生殖性克隆涉及伦理问题被各国所禁止,但治疗性克隆已获得不少国家的默许,请列举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治疗性克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热带森林中不会出现个别种类树木“独霸天下”的现象,限制某种树占统治地位的重要机制就是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树木的天敌在它周围创造出一个使其种子无法存活的区域,而一些种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帮助下“逃出”这片“种子阴影”区,在新的落脚点存活下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的存在,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说明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森林的______。
(2)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分析题干可知,真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4)由题干可知,树木种子离开“种子阴影”区后,传播到较远的新地,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
11.(15分)尿生成量与机体水盐平衡有关,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抗利尿激素在___________(器官)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____________。
(2)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某实验小组以雌性家兔为实验对象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家兔均分为A、B两组。
②A组注射适量的乙醇溶液,B组注射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雌性家兔的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刺激雌性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雌性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机体调节尿量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C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①表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②表示钠离子内流,③表示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返回突触小体内。
【详解】
A. ②为钠离子内流过程,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 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导致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错误;
C. Ca2+能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
D. ①是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③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
3、C
【解析】
1、根据Ⅱ2和Ⅱ3不患乙病,但Ⅲ3为患乙病的女性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A/a,根据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图中存在甲病女患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Ⅲ3患甲病,而Ⅳ1正常,故可以确定甲病不属于伴X隐性遗传,应为伴X显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B/b。
2、根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可知a基因频率为1/16,A基因频率为15/16,则AA=15/16×15/16=225/256,Aa=2×1/16×15/16=30/256。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
B、Ⅲ3患甲病和乙病,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患乙病,其基因型为aaXbY,则Ⅲ6为AaXbXb,Ⅱ3和Ⅲ6的基因型相同,III3的出现是亲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B错误;
C、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Ⅲ1为1/3AAXBXb或2/3AaXBXb,正常男性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AA或A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其中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3×2/17×1/4=1/51,C正确;
D、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Ⅲ4甲病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为AA的概率为1-2/1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17×1/2=1/17,患甲病的概率为1/2,所以二者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1/2=1/34,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表现为向地性,茎表现为背地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D侧,A侧是促进作用,A错误;
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B正确;
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C错误;
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能反映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D错误。
5、A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
据上分析可知,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A正确。
故选A。
6、B
【解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详解】
A、内质网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A正确;
B、高尔基体起交通枢纽作用,而不是内质网,B错误;
C、溶酶体是单层膜组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初级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C正确;
D、突触小泡是含有神经递质的膜泡结构,是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脑和脊髓 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下丘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脑干 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解析】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人脑的言语区包括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为视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思想。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详解】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椎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组成不同的神经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可以体现出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如果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首先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与语言功能有关,称为言语区,又分为W区、V区、S区、H区等,其中S区受损,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点睛】
熟知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的功能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内容。
8、神经递质 三 ATP的合成 下丘脑 反馈 植入某些特异的菌种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或植入某些特异的菌种来减肥)
【解析】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
(1)由题干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作为神经递质影响了褐色脂肪细胞的产热,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热蛋白通过抑制该阶段ATP的合成,使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2)布氏田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布氏田鼠机体产热与肠道菌群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3将寒冷环境下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中,无菌小鼠加快了脂肪燃烧。故可以植入某些特异的菌种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或植入某些特异的菌种)来减肥。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9、核移植 卵母细胞中含有诱导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或卵母细胞的全能性大于体细胞) 原始性腺 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发育的全能性 治疗性克隆的终点是组织器官,目的是用于替代治疗,而生殖性克隆的终点是个体,目的是用于繁殖后代 解决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 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
【解析】
细胞核移植是把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组细胞,卵母细胞要用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
【详解】
(1)治疗性克隆是把患者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应用了核移植技术;去核卵母细胞中因为含有诱导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或卵母细胞的全能性大于体细胞)可以作为受体细胞。
(2)ES细胞是从原始性腺和早期胚胎中获取;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性;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治疗性克隆用于治疗疾病,它的的终点是组织器官,目的是用于替代治疗,而生殖性克隆的终点是个体,目的是用于繁殖后代;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
【点睛】
本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对课本知识掌握准确。
10、生物多样性 消费者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 寄生 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新落脚点环境中缺乏该树种的天敌,有利于该树种存活下来
【解析】
提炼题干信息可知: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具有专一性,该专一性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而是分散到各个区域。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的存在,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而部分种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帮助下在新的落脚点存活下来,这避免了同一树种在某个区域“独霸天下”,为其他树种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故可说明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2)鸟类和哺乳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有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
(3)(4)由题干信息“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可知真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又由该信息可知:因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树木种子离开“种子阴影”区后,传播到较远的新地,新落脚点环境中缺乏该树种的天敌,有利于该树种存活下来。
【点睛】
准确提炼题干关键是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外需要熟记教材相关术语分析作答。
11、下丘脑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等量的生理盐水 尿量 A组尿量比B组多 神经递质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
水盐平衡的调节。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1)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通过垂体释放的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显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2)实验目的是验证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据此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乙醇刺激,因变量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也可检测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即尿量变化,据此实验步骤为:
①分组编号:将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家兔均分为A、B两组。
②给与不同处理:A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乙醇溶液,B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雌性家兔的尿量变化。
由于使用乙醇后,抑制了抗利尿激素分泌,则A组家兔体内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尿量增多,故实验结果为A组家兔尿量对多于B组,则能得出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的结论。
(3)实验小组刺激雌性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雌性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其中涉及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神经递质,即机体调节尿量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
熟知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部位以及作用效果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最近更新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担保个人环保项目贷款合同 7页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合同备案转让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活动协助小时工劳务合同 9页

中国辐射监测安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 25页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企业加盟合作协议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律师事务所与农业企业合作框架协.. 8页

中国西番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 24页

中国蜗轮丝杠升降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 23页

中国蒸汽节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 23页

中国花冈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 23页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临时用电设施维护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废旧汽车拆解及资源化利用合同 9页

2011年小学校长个人年终述职报告 4页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投放渠道拓展与维护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安全施工与师资培训合作协.. 9页

中国耐热PMMA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 2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1 8页

中国绝缘材料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 27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 5页

日照生育保险报销金额 3页

清明节乡下踏青作文 4页

史上最全-历年『主管检验师(中级)』资格考试真.. 26页

中国磷酸及偏磷酸项目投资计划书 22页

工程应急预案及响应措施 10页

KTV运营总监 7页

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大纲 189页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读后续写情感描写公式(共.. 2页

2024年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15页

二级电子商务师测试题库及答案 20页

湖南三轮车驾照理论400题 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