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两种元素可形成数目庞大的化合物“家族”,Z、W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W。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至少能形成三种单质
B.简单离子半径:
C.元素的非金属性:
D.化合物ZX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下列垃圾或废弃物的处理不符合环保节约理念的是( )
A.废纸、塑料瓶、废铁回收再利用
B.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理或堆肥
C.稻草、农膜和一次性餐具露天焚烧
D.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回收
3、2019年2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布了中国制造首款5G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
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
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
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4、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A.K2SO4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
5、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大规模储能二次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这种电池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充电时,电极b接正极
C.d膜是质子交换膜
D.充放电时,a极有
6、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苏打Na2CO3溶液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工业生产中制取肥皂
C
醋酸具有酸性
食醋除水垢
D
SO2具有漂白性
可用于食品增白
A.A B.B C.C D.D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ⅦA族,Y的原子核外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r(Y)>r(Z)>r(W)>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8、下列物质中,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碳酸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硫酸镁
9、下列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原因是防止电池中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元素形成的有毒化合物对土壤和水源污染
B.将垃圾分类回收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家庭垃圾中的瓜果皮、菜叶、菜梗等在垃圾分类中属于湿垃圾
D.不可回收垃圾图标是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个Al(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B.常温常压下,
C.136gCaSO4与KHSO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大于NA
D.•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非极性键
D.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B.华为继麒麟980之后自主研发的7m芯片问世,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D.SO2具有漂白性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
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①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
B.用②装置蒸干饱和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
C.用③装置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
D.用④装置分离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
14、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4、CO2、SO2、NO
C.氯化铝溶液:Mg2+、HCO3—、SO42—、Br—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I—、Cl—、NO3—、Na+
15、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I2和Fe B.利用装置Ⅱ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C.利用装置Ⅲ制备少量的氯气 D.利用装置Ⅳ制取二氧化硫
16、在K2Cr2O7存在下利用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电源负极,有机物被还原
B.中间室水量增多,NaCl溶液浓度减小
C.M极电极反应式为:+11H2O-23e-=6CO2+23H+
D.处理1molCr2O72-时有6mol H+从阳离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为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芳香烃衍生物,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D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E,E分子式为(C9H8O2)n;H分子式为C18H16O6;I中除含有一个苯环外还含有一个六元环。
(1)写出A的分子式:A______________。
(2)写出I、E的结构简式:I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3)A+G→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既能与Fe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此类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其中一种在NaOH溶液中加热消耗的NaOH最多。写出该同分异构体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两种不饱和烃A和D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类新药有机物J ,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有机物J结构中含两个环。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A→B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3)H→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符合下列条件的 N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环上只有 3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4:4:1,写出符合条件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含有基团、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②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 ③可发生缩聚反应,M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是_____。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5)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A和甲烷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其它试剂自选)。
19、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20 ℃)
乙酰苯胺
℃
305℃
苯胺
-6℃
℃
醋酸
℃
118℃
易溶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 mL苯胺、 m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如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 ℃,小火加热回流1 h。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1)步骤1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的原因是________。
(3)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需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
20、Ⅰ、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为活塞,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连接仪器、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2)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品红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是___;
(4)从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 SO2具有___性。
Ⅱ、上述实验中 NaOH 溶液用于吸收剩余的 SO2 生成 Na2SO3,Na2SO3是抗氧剂。向烧碱和Na2SO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1)写出在碱性溶液中Br2氧化Na2SO3的离子方程式___
(2)反应后的溶液含有SO32-、SO42-、Br-、OH-等阴离子,请填写鉴定其中SO42-和Br-的实验报告。___
限选试剂:2mol·L-1HCl;1mol·L-1H2SO4;lmol·L-1BaCl2;lmol·L-1Ba(NO3)2;·L-1AgNO3;CCl4;新制氯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2mol·L-1盐酸,再滴加
有 生成,证明待测液中SO42-
步骤②
取出步骤①中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入 ,振荡,静置。
下层液体呈 ,证明待测液中含Br-。
2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氮化镓(GaN)是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基态镓(Ga)原子的核外具有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乙二氨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H2-NH2,简写为en)。
①分子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
②乙二氨可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离子[Cu(en)2]2+,其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配合离子结构简式为____;
③乙二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
(3)氮化硼(BN)是一种性能优异、潜力巨大的新型材料,主要结构有立方氮化硼(如图1)和六方氮化硼(如图2),前者类似于金刚石,后者与石墨相似。
①图1中氮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离硼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硼原子有____个;
②已知六方氮化硼同层中B与N之间的距离为acm,密度为dg•cm-3,则相邻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____pm(列出表达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根据X、Y两种元素可形成数目庞大的化合物“家族”,可以确定X为H、Y为C;根据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W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W,可以确定Z为Na、W为S;据此分析。
【详解】
、石墨、C60等多种单质,故A正确;
B. ①微粒半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Na+>H+,故B错误;
:S>C>H,故C错误;
,Na+核外有10个电子与H-核外有2个电子,电子层结构显然不同,故D错误;
答案:A
2、C
【解析】
A. 废纸、塑料瓶、废铁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瓶、废铁可回收再利用,故不选A;
B. 厨余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采用生化处理或堆肥,减少污染,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不选B;
C. 稻草、农膜和一次性餐具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选C;
D. 废电池含有重金属,任意丢弃引起重金属污染,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回收,可减少污染,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不选D;
答案选C。
3、D
【解析】
A. 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芯片,A项正确;
B. 铜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手机线路板,B项正确;
C. 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C项正确;
D. 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会散失,D项错误;
答案选D。
4、C
【解析】
A. 加入K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稀盐酸,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A项错误;
B. 加入CH3COONa溶液,溶液被稀释,且醋酸根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为醋酸分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但提供的氢离子总量不变,故能减慢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B项错误;
C. Zn可以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因锌过量,故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C项正确;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氢离子总量较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少,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本题要注意的是Zn过量,加入硫酸铜后形成的原电池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
5、C
【解析】
根据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以判断a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了形成闭合电路,以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硫酸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导电性,A选项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正极,充电时就接正极,B选项正确;
C.d膜左右池都有硫酸水溶液,不需要质子交换膜,d膜只是为了防止高分子穿越,所以为半透膜,C选项错误;
D.放电时,a极是负极,酚失去电子变成醌,充电时,a极是阴极,醌得到电子生成酚,故充放电发生的反应是,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6、C
【解析】
A、泡沫灭火器是利用Al2(SO4)3和小苏打NaHCO3溶液反应,故不选A;
B、工业生产中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故不选B;
C、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利用醋酸与碳酸钙反应除水垢,故选C;
D、SO2具有漂白性,但由于SO2有毒,SO2不能用于食品增白,故不选D;
答案选C。
7、D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ⅦA族,X为氟元素,Y的原子核外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Y为钠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为铝元素,W与X同主族,W为氯元素。
【详解】
X为氟元素,Y为钠元素,Z为铝元素,W为氯元素。
A.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r(Y)>r(Z)>r(W)>r(X),故A正确;
B. 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NaF,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HF的热稳定性比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HCl强,故C正确;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NaOH,碱性比Al(OH)3强,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