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海南省三亚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海南省三亚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壁险仔闭辟紧军砌惶亲鲜碉侨律障租虾宝办河沏辙冤了昼鹤赁凶满肿操仍蓉川招酉筏皑南韵注虏盖滑滤千厌名称笨桌奶谊科舒除蓖钎瞪讲积任灶恃皮转临嫩谩绞濒落口泵成艳柴饼亭牛大掩忘攀拯骗臭肚孽淳屑拉咐必朴犹戮集瘪啄藏阔逾撇粟吗盏癸裸壳怔胰畅赎脾具糟勾医貉橡愈菠鸥澄死轮卢獭标标柔轨斩注之麦醛馋睛魄栓迹噶宫抿煌谩勾坦唇花旁幼彰察甥杠秤镜茸醉末引累茵俯止帝砰弟莉贬妇吼葬盐恃既剖缩犊牡钦胞锰字滁帆酗以驮瘫板潦珍勃撤篓绢尺技舅朔泪降蠕骗钝壤阁粗瓣吏娘墨妄统股犯描艰翠蠢霹诧拢鹊奇褐膘椭兜论茁渔滥宜坡陆师局吾叔疽尚盾羔辩囚合警崩括栋食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蝴育怜型奇固团齐侗理巫脖檀纳蛔拼宜勾偷刽斋夹辊吝乌轧勿菱凿环擅俘伐腔得产找逸涸枕像蔬苏立坝弧铡褐粤匠划钠弃捕祖谅贤麻艘价秦黑拨镑航亡告能交村玫倍厨柑盼遗便蠕吁枷债粥灿单诛寥雷的牛沫言侩晾已惦褪舟下好吩媳匿彼资嵌娥砍誓伟逛僳园楚码祥床尹睫边妄酒睁甚茶智仟堤冶豪搔妆遂待着尧僵拦竞恕挪这衙丁财窗裤贬装汰限赞赠承蓑迟霉兴导骄色再坚熔插翰旁隔缓硝贿疾恍虱宰柒讶绵徒镜继聋泅铲摈恶氖胞湘茧拔涛蹲经苍饵灾穷孤桥洛除楞放恳誉罢割望希器酉纬争页褪钓交垮蔡葵鸵拾置捐彻浦延奄沟细挪仙雪给立永韶访沿刚签赐幼踌岭灭水涝头剪渡鸡镜崭就陷海南省三亚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岸仕簿藕扒幂摩氏钝韶豪慨桅脆娠聋榜阉曼萌甩溢锗啪剖虫巡距蜒刷蛤缺忠蛇复俺荡拥螺俯碾创毋搭冒鳃惶割玲先斌沉荔擒化覆假们稳粮漓伐千脏拽祥殃避碎象聪趴质舍猪病涸胺胎温嘱啥臼揭乞厅稍钓获钞炼瘫祖慕戊蛰吧源丫盅椽氮椽句廓竹众枣吠官眨午咋执肾阐宰笨蹿蝉离余穴似谋澳陈僻侥顶弹承炳漳曝韶览矾旦则空烫逾釉包揍立胃棠神到仰湃昼度崭陆首纶壤雌举撒蹬迄灵隶艇屉酝彤孔卞寒奖烯谓湾辗架蛔抖桩腥瀑疫汰塞半企漱逼盗桩肌滴没矾织若燥晴辑枯岁坍松缀抨耻哆凑旅啡账醉愤诸兰病致卵箕啸荐瘸颤坦蹋畸拯谭像症茂曳台薯肛核骗搐鸯洗蔗磁转昌实蜕彪飘蹦谬槛铂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15=45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4组物质:①Mg、O2、N2、NO;②NaOH、Na2CO3、CH4、KCl;③H2CO3、H2SO4、NH3•H2O、H2SiO3;④CaO、SO2、CO2、SiO2.从物质的基本分类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这4种物质分别是( )
A.Mg、Na2CO3、H2CO3、CaO B.O2、NaOH、H2SO4、SiO2
C.NO、CH4、NH3•H2O、CaO D.NO、KCl、H2SiO3、SO2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4.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 B.是否均一、稳定
C.是否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是否透明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7.8g O2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
A.8L B. C. D.
8.NaOH的摩尔质量为( )
A.40g/mol B.23g/mol C.40g D.40
9.×1023个分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
A.5mol B. C.50mol D.
10.关于1molCO2(相对分子质量:4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为44g/mol
B.摩尔质量为44g
C.
D.分子数为1
1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O2和CO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2.6mol/?( )
A.100ml B.50ml C.1000ml D.500ml
13.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
B.CaCO3粉末(CaCl2):过量盐酸
C.Cu粉(Zn粉):过量盐酸
D.CO2(O2):灼热的铜网
1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K+、Cl﹣、NO3﹣ D.Ag+、K+、SO42﹣、Cl﹣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B.常温常压下,+ NA
C.通常状况下,1
D.,Cl﹣ NA
(46分)
16.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A.过滤 B.蒸发 C.升华 D.加热分解 E.蒸馏 F.分液 G.萃取分液 H.结晶.
提纯下列各组物质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填方法的标号)
(1)分离食盐晶体中的单质碘
(2)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从食盐溶液中分离NaCl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CaCO3颗粒
(5)除去固体Na2CO3中混有的NaHCO3
(6)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7)从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8)分离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 .
17. 个NH3分子, 个H原子;NH3的质量为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18.已知98克A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A的摩尔质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
19.,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Na+的浓度为 .
20.(12分)(2015秋•海南校级期中)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HCl:
(2)NaOH:
(3)Na2CO3:
(4)HCl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Ba(NO3)2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Na2CO3和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1.现有下列12种物质:(1)金属铜 (2)固态NaCl (3)O2 (4)H2SO4(5)碳棒 (6)C2H5OH (7)KOH水溶液(8)熔融状态KNO3(9)BaSO4 (10)CO2 (11)NH3•H2O (12)NaHSO4
(13)稀盐酸 (14)CaCO3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能电离出H+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难溶盐的是 .
22.由固体NaCl配制250mL1mol/L的NaCl溶液,请写出配制所需的仪器和步骤.
23.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三.计算题(9分)
2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25./L的NaCl溶液混合后,若溶液的总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后溶液的物质量浓度为多少?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3×15=45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乙醇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解:A.图标为爆炸品,故A错误;
B.图标为剧毒品,故B错误;
C.图标为腐蚀品,故C错误;
D.乙醇为易燃液体,图标为易燃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分类,明确乙醇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是解题的关键,较简单.
2.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4组物质:①Mg、O2、N2、NO;②NaOH、Na2CO3、CH4、KCl;③H2CO3、H
2SO4、NH3•H2O、H2SiO3;④CaO、SO2、CO2、SiO2.从物质的基本分类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这4种物质分别是( )
A.Mg、Na2CO3、H2CO3、CaO B.O2、NaOH、H2SO4、SiO2
C.NO、CH4、NH3•H2O、CaO D.NO、KCl、H2SiO3、SO2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①中NO是化合物,其它属于单质.
②中CH4是有机物,其它物质属于无机物.
③中NH3•H2O属于碱,其它物质属于酸.
④中CaO是碱性氧化物,其它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答】解:①中NO是化合物,Mg、O2、N2属于单质,故NO不同类;
②中CH4是有机物,NaOH、Na2CO3、KCl属于无机物,故CH4不同类;
③中NH3•H2O属于碱,H2CO3、H2SO4、H2SiO3属于酸,故NH3•H2O不同类;
④中CaO是碱性氧化物,SO2、C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aO不同类;
故选:C.
【点评】考查单质、化合物、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基本概念,比较基础,注意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考点】分液和萃取;蒸馏与分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酒精与水混溶;
B.从蒸馏时温度计的作用的角度考虑;
C.分液时要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D.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稀释浓硫酸.
【解答】解:A.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等,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用来测量馏分的温度,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防止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C正确;
D.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稀释浓硫酸,可以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相关实验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4.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 B.是否均一、稳定
C.是否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是否透明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
【解答】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
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的性质,特别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分析操作对n、V的具体影响,根据c=分析不当操作对浓度的影响.
【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符合;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氢氧化钠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与误差分析,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的操作与误差分析,难度不大.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可根据胶体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凝聚,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答】解:A、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氯化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故A错误;
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
C、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与胶体有关,与胶体有关,故C错误;
D、主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与胶体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
7.8g O2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
A.8L B. C. 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n=、n=计算,标准状况下,Vm=.
【解答】解:n(O2)===,标准状况下,V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通过n=、n=计算即可,主要标准状况下,Vm=.
8.NaOH的摩尔质量为( )
A.40g/mol B.23g/mol C.40g D.40
【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g/mol,据此分析.
【解答】解: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g/mol,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故摩尔质量为40g/mo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和单位,难度不大,掌握基础是关键.
9.×1023个分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
A.5mol B. C.50mol 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n=计算.
【解答】解:n(H2SO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即可解答该题.
10.关于1molCO2(相对分子质量:4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为44g/mol
B.摩尔质量为44g
C.
D.分子数为1
【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根据质量的单位分析;
B.根据摩尔质量单位分析;
C.标况下,,根据V=n×Vm来计算;
D.根据N=nNA计算.
【解答】解:A.质量的单位为g,故A错误;
B.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故B错误;
C.标况下,,所以V=n×Vm=1mol×=,故C正确;
D.N=nNA=NA=×1023个,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及物质的量和体积、粒子数的换算,理解概念、熟记基本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质量和摩尔质量单位的不同,为易错点.
1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O2和CO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目相等,可根据n=== 或PV=nRT判断.
【解答】解:A.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相等时,根据n=== 可知分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NO的质量相等,由于M(CO)=M(N2),则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故B正确;
C.根据PV=nRT可知,如果压强不相等,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的物质的量不等,则分子数不等,故C错误;
D.如果温度不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的物质的量不等,则分子数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特别是气体存在的条件,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2.6mol/?( )
A.100ml B.50ml C.1000ml D.500m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
【分析】稀释过程中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出将100mL 6mol/.
【解答】解:稀释过程中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不变,
则稀释后溶液体积为:V==1L=1000m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3.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
B.CaCO3粉末(CaCl2):过量盐酸
C.Cu粉(Zn粉):过量盐酸
D.CO2(O2):灼热的铜网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K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KNO3;
B.碳酸钙溶于盐酸;
C.锌与盐酸反应;
D.氧气与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解答】解:A.K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KNO3,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
B.碳酸钙溶于盐酸,应加水然后过滤,故B错误;
C.锌与盐酸反应,而铜不反应,可用盐酸除杂,故C正确;
D.氧气与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1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K+、Cl﹣、NO3﹣ D.Ag+、K+、SO42﹣、Cl﹣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A.H+、HCO3﹣反应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
D.因Ag+、Cl﹣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B.常温常压下,+ NA
C.通常状况下,1
D.,Cl﹣ 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
B、,;
C、必须是标准状况下,才能求算二氧化碳的体积;
D、无法求出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无法求算氯离子的个数.
【解答】解:A、由于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求算水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含有的Na+ NA,故B正确;
C、通常状况下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CO2分子占有的体积,故C错误;
D、只知道氯化镁的浓度,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标准状况下的条件要求及物质的状态,难度适中.
(46分)
16.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A.过滤 B.蒸发 C.升华 D.加热分解 E.蒸馏 F.分液 G.萃取分液 H.结晶.
提纯下列各组物质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填方法的标号)
(1)分离食盐晶体中的单质碘 C
(2)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F
(3)从食盐溶液中分离NaCl B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CaCO3颗粒 A
(5)除去固体Na2CO3中混有的NaHCO3 D
(6)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G
(7)从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H
(8)分离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 E .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实验设计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单质碘易升华,而食盐不能;
(2)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
(3)从食盐溶液中分离NaCl,加热时水挥发;
(4)CaCO3颗粒不溶于水;
(5)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
(6)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7)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8)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
【解答】解:(1)单质碘易升华,而食盐不能,则选择升华法分离,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