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4 -
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摘要: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血液病,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瘀斑、紫癜等。本文通过对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为临床兽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犬类血液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一例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旨在提高兽医对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本文通过对病例的详细分析,总结出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及治疗策略。
一、病例介绍
病例摘要
(1) 本病例为一只7岁雌性边境牧羊犬,主诉近期出现皮肤瘀斑、便血及尿液发红等症状。病犬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下降,活动量减少。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初步检查,初步诊断为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一步检查发现,病犬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值,且凝血时间延长。
(2) 病犬既往无特殊病史,近期曾接受过驱虫和疫苗接种。体格检查发现,病犬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的瘀斑,以四肢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瘀斑表面有结痂。口腔黏膜有出血点,鼻腔和眼结膜充血。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略低,但血小板计数仅为正常值的1/3。
毕业设计(论文)
- 4 -
(3) 为进一步确诊,进行了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显示骨髓增生良好,红系和粒系细胞比例正常,但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巨核细胞成熟度降低。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例病史
(1) 患犬主人为一位35岁的男性,居住在城市近郊。犬主诉自述犬只自3个月前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偶有呕吐现象,但未引起重视。随后,犬只逐渐出现精神沉郁,活动量减少,并伴有间歇性发热。犬主曾带犬只至宠物医院就诊,-℃之间,×10^9/L,,×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30g/L。
(2) 犬只于5个月前曾因误食塑料袋而出现消化道阻塞,经过外科手术取出异物后恢复良好。此后,犬只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但在近3个月前,犬主发现犬只身上出现散在的瘀斑,主要集中在腹部和四肢,颜色呈紫红色,部分瘀斑已结痂。此外,犬只出现便血现象,粪便呈暗红色,血便持续约一周。犬主再次带犬只至宠物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为5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2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5秒。
毕业设计(论文)
- 6 -
(3) 犬主回忆,犬只于4个月前曾服用过一疗程的驱虫药,但此后并未再服用过任何药物。犬只日常饮食以狗粮为主,辅以新鲜蔬菜和水果。犬主表示,犬只生活环境中无特殊刺激因素,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犬只于1年前完成疫苗接种,包括犬瘟热、细小病毒、副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等。犬主对犬只的饲养管理较为细心,定期进行体检,但未发现异常。
病例临床表现
(1) 病犬在初次就诊时,表现出明显的出血倾向。皮肤检查发现,四肢和腹部皮肤出现散在的瘀斑,直径约3-5毫米,部分瘀斑表面已形成结痂。口腔黏膜检查发现,黏膜表面有散在的点状出血点,触诊时可见轻微的出血反应。同时,犬主反映病犬在近期出现了便血,粪便中混有血液,呈暗红色,连续观察5天。
(2) 在行为表现方面,病犬表现出明显的活动量下降和精神沉郁。原本活泼好动的犬只变得迟钝,不愿意外出活动,喜欢安静地躺在家中。犬主反映,病犬的食欲显著下降,从原先的每日喂食300克减少至100克左右。此外,病犬还出现了频繁的饮水行为,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
(3) 眼部检查发现,病犬的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明显炎症。听诊和触诊发现,犬只的心率正常,约为120次/分钟,呼吸频率约为20次/分钟,-℃之间波动。在进行血液检查时,血小板计数仅为20×10^9/L,远低于正常值(200-80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2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5秒,均高于正常范围。
毕业设计(论文)
- 7 -
病例诊断
(1) 在对病犬进行初步诊断时,兽医首先对犬只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根据病史,病犬在近期出现了食欲不振、呕吐、精神沉郁等症状,且伴有皮肤瘀斑和便血。在体格检查中,发现病犬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仅为20×10^9/L,且凝血酶原时间(PT)为2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5秒,均超出正常范围。这些指标提示可能存在血液凝固功能障碍。
(2)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兽医对病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血液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略低,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进一步的骨髓穿刺检查发现,骨髓增生良好,红系和粒系细胞比例正常,但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巨核细胞成熟度降低,这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理特征相符。
(3) 结合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兽医最终确诊病犬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体来说,病犬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异常,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减少,这些均支持了这一诊断。此外,考虑到病犬既往无特殊病史,且近期有驱虫用药史,兽医也排除了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
二、病因分析
病毒感染
(1) 病毒感染是导致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个重要原因。多种病毒感染,如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猫细小病毒等,均可引起犬类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血小板减少。细小病毒感染后,病毒可以破坏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犬瘟热病毒感染则可能通过免疫介导的方式导致血小板减少。
毕业设计(论文)
- 7 -
(2) 研究表明,细小病毒感染后,病毒颗粒可以进入骨髓细胞,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巨核细胞无法正常成熟和释放血小板。此外,病毒感染还可能激活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血小板,进一步加剧血小板减少。犬瘟热病毒感染时,病毒可能直接作用于骨髓,干扰血小板的生成,或者通过免疫介导的方式导致血小板破坏。
(3) 病毒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病程较短,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毒感染进行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进行支持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抗凝血治疗等,以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病犬的护理,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副作用
(1) 药物副作用是导致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另一常见原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炎药等,在犬类体内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氨苄西林等,可能会抑制骨髓中巨核细胞的生成,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2) 抗寄生虫药物,如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虽然主要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但在某些犬只身上也可能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类药物可能通过诱导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激活补体系统,进而引起血小板破坏。
毕业设计(论文)
- 9 -
(3)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皮质类固醇,虽然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NSAIDs可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皮质类固醇虽然不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但可能通过抑制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成熟,间接引起血小板减少。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兽医需密切监测犬只的血小板计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性疾病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另一重要病因。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在犬类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某些病原体、药物、疫苗或其他环境因素可能作为抗原,激活犬只的免疫系统。其次,免疫系统识别这些抗原后,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表面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与血小板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小板破坏和减少。此外,某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也可能通过吞噬血小板的方式参与血小板减少的过程。
(2)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瘀斑、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便血、尿液发红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有关。在疾病早期,犬只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瘀斑或紫癜,但随着病情进展,出血症状可能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毕业设计(论文)
- 9 -
由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复杂,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包括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血液学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巨核细胞数量减少,自身抗体检测可发现针对血小板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
(3)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抗CD20单抗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ITP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血小板破坏。免疫球蛋白和抗CD20单抗也可用于治疗AITP,但效果可能不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则通过使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降低自身免疫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兽医需密切监测犬只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轻症患者,可能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而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抗CD20单抗和免疫抑制剂。此外,针对出血并发症,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或进行其他支持治疗。在治疗期间,加强病犬的护理,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因素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1) 除了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肿瘤等。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犬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例如,某些犬种如约克夏梗、边境牧羊犬等,可能存在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的倾向。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毒素和过敏原等,也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例如,某些犬只可能对花粉、尘螨或某些食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
(2) 某些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犬血小板减少。例如,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会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此外,淋巴瘤和其他类型的癌症也可能通过干扰骨髓或免疫系统,引起血小板减少。在临床案例中,一只6岁的约克夏梗犬因骨髓瘤导致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最终被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此外,某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都可能影响血小板生成或破坏。在一只5岁的贵宾犬的案例中,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其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并出现出血症状。通过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该犬的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这些案例表明,除了已知的原因外,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诊断要点
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