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3 -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摘要: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猪场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针对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废水处理方案。首先,对养猪场废水进行了源解析,分析了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特征。然后,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养猪场废水的处理技术。在物理法方面,介绍了沉淀、过滤、气浮等处理方法;在化学法方面,介绍了混凝、氧化还原、吸附等处理方法;在生物法方面,介绍了好氧、厌氧和生物膜法等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废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为养猪场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养猪业是我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养猪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养猪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养猪场废水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养猪场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的综述,分析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废水处理方案,以期为养猪场废水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 1. 养猪场废水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 4 -
养猪场废水来源
(1) 养猪场废水主要来源于猪舍的日常清洁、猪只的排泄以及饲料残渣等。猪舍清洁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这些水携带着猪舍内的粪便、尿液以及饲料残渣等污染物,形成废水。猪只的排泄物主要包括粪便和尿液,其中粪便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尿液则含有较多的氮和硫。此外,饲料残渣和垫料也会随同废水排出,这些物质在水中分解后,会进一步增加废水的有机负荷。
(2) 在养猪场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猪只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存在差异。例如,哺乳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对水的需求较高,其排泄物中的污染物浓度也相对较高。随着猪只的成长,其排泄物的量和污染物浓度会有所降低。同时,猪舍的地面冲洗、设备清洗以及猪只的日常饮水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在混合后,其污染物组成和浓度会根据猪舍的类型、规模和饲养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养猪场废水的来源还包括饲料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废水。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污水,储存过程中由于饲料的吸湿性,可能会导致水分的渗漏。这些废水含有饲料残留物、粉尘以及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由于养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养猪场废水污染物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 6 -
(1) 养猪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主要包括未消化的饲料、猪只排泄物中的粪便和尿液等。这些有机物在水中经过微生物分解,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等污染物。氨氮是废水中最主要的氮污染物之一,其浓度通常较高,对水体的生物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2) 磷是养猪场废水中另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猪只的排泄物和饲料中的磷。磷在水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过度繁殖,进而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此外,废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铜、锌、铬等,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的毒害作用。
(3) 养猪场废水中还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废水传播,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此外,废水中还可能含有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对养猪场废水中这些污染物的分析和控制,对于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养猪场废水污染特征
(1) 养猪场废水具有明显的间歇性特征。猪只的排泄活动受其生理节律影响,通常在固定的时间段内集中排泄,导致废水产生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这种间歇性特征使得废水处理设施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应对短时间内的高流量和高污染负荷。
(2) 养猪场废水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由于猪只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饲料营养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饲料更换、猪只饲养阶段变化等情况下,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可能会出现显著变化,这对废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
毕业设计(论文)
- 6 -
(3) 养猪场废水具有生物降解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物质。然而,这种生物降解性也使得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恶臭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二、 2. 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物理法
(1) 物理法是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初级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工艺。其中,沉淀是最基本的物理处理方法,它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物沉淀下来。例如,某养猪场采用重力沉淀池处理废水,沉淀池的有效容积为1000立方米,废水在池中停留时间约为2小时。通过沉淀处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从2000mg/L降至100mg/L,实现了悬浮物的有效去除。
(2) 过滤是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它通过滤网或滤层截留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微小颗粒。例如,某养猪场在沉淀处理后,采用砂滤池进行过滤处理,砂滤池的滤速为8m/h,。经过过滤处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进一步降至50mg/L以下,同时,过滤池的滤料定期反冲洗,以保证处理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
- 8 -
(3) 气浮是一种利用气泡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油脂等污染物浮出水面,再进行收集和处理的物理方法。例如,某养猪场采用溶气气浮池处理废水,气浮池的有效容积为500立方米,溶气量控制在20-30kg/h。通过气浮处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油脂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5%,处理后的废水悬浮固体浓度降至30mg/L以下,实现了对养猪场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有效去除。此外,气浮产生的浮渣可通过压滤或离心分离等方式进一步处理,实现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化学法
(1) 化学法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氮、磷等污染物。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氧化还原和吸附等。混凝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聚集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或气浮去除。例如,某养猪场在废水处理中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投加量为10-15mg/L,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
(2) 氧化还原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氧化态,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氧化还原法常用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氮氧化物。例如,某养猪场采用氯气作为氧化剂,投加量为10-15mg/L,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此外,氧化还原法也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硫化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3) 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分离和去除的方法。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等。例如,某养猪场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废水,活性炭投加量为5-10g/L,处理后废水中的色度、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吸附法在处理养猪场废水中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置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
- 8 -
生物法
(1) 生物法是养猪场废水处理中最为广泛应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机物质。例如,某养猪场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泥浓度为3000-4000mg/L,废水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为15-20小时。通过好氧生物处理,废水中的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
(2) 厌氧生物处理是生物法中另一种重要的处理技术,它主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处理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可以显著降低废水的有机负荷,提高处理效率。例如,某养猪场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废水,废水在UASB中的停留时间为24-48小时。通过厌氧处理,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70%-80%,同时产生甲烷气体,可用于发电或供热。
(3) 生物膜法是生物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稳定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某养猪场采用生物转盘处理废水,生物转盘的转速为30-40转/分钟,废水在转盘上的停留时间为2-3小时。经过生物转盘处理,废水中的BOD5去除率可达85%以上,同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可以进一步进行好氧或厌氧处理,提高废水的整体处理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
- 9 -
三、 3.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1)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应遵循“预处理-主体处理-深度处理-回用”的原则。预处理阶段通常包括格栅、沉砂池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块杂物和悬浮颗粒,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主体处理阶段是整个工艺的核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如沉淀、混凝、好氧或厌氧生物处理等,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养猪场废水的特性,如污染物浓度、水量波动等。例如,对于大型养猪场,设计时应考虑废水量的变化范围,确保处理设施在低流量和高流量时均能稳定运行。此外,还应考虑废水的季节性变化,如雨季和旱季的废水水量和污染物浓度的差异,以及相应处理设施的调整。
(3) 深度处理阶段是对主体处理出水的进一步净化,如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活性炭吸附等,以去除残余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回用阶段则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利用,如用于灌溉、冲洗或生产用水,以提高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在设计工艺流程时,还需考虑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运行成本、维护管理等因素,以确保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毕业设计(论文)
- 11 -
主要设备选型
(1) 在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中,主要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预处理阶段的主要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格栅用于拦截废水中的大块固体杂质,通常选用金属格栅,其尺寸和间隙应根据废水中固体杂质的尺寸来定。沉砂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沙粒和重金属等较重的颗粒物,一般采用旋流沉砂池,其处理能力应与养猪场的废水排放量相匹配。调节池则用于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以适应后续处理单元的要求,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 主体处理阶段的主要设备包括沉淀池、混凝池、生物处理池等。沉淀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根据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和水量,可选择重力式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混凝池用于投加混凝剂,以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和部分悬浮物,设备选择时需考虑混凝剂的类型和投加量。生物处理池是生物法处理的核心设备,如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气池,需根据微生物的需氧量、污泥浓度和废水停留时间来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如鼓风曝气器或表面曝气器。
(3) 深度处理阶段的主要设备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活性炭吸附池等。MBR系统结合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设备选型时需考虑膜的类型(如微滤膜、超滤膜)、膜面积和处理能力。活性炭吸附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色度、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设备选择时需考虑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再生周期和吸附池的尺寸。此外,所有设备的选择都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耗和操作维护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