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耳穴治近视眼疗法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耳穴治近视眼疗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耳穴疗法
概念:
耳穴就是全身各部组织、器官与内脏依靠经络在耳郭上得特定反应点(区)。它能反映机体各部得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所以,可利用耳穴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
一、耳郭解剖标志
耳轮、耳轮脚、耳轮结节、耳轮尾、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下脚与上脚)、耳屏、对耳屏、屏上切迹、屏间切迹、屏轮切迹、耳舟、三角窝、耳甲(耳甲艇、耳甲腔)、外耳门、耳垂、耳背沟。
二、耳穴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郭得分布规律犹如子宫内得胎儿倒置位:耳垂→头面部,对耳屏→头、脑、神经中枢,屏轮切迹→脑干,耳屏→鼻、鼻咽部、咽喉,屏上切迹→外耳,对耳轮体→躯干、运动系统,对耳轮下脚→臀部、坐骨神经,对耳轮上脚→膝部、小腿,耳舟→上肢,三角窝→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膈肌,耳轮脚周围→消化道,耳甲艇→腹腔,耳甲腔→胸腔, 屏间切迹→内分泌。
三、耳穴命名原则
㈠、解剖名称:如眼、肺、小肠、子宫、膝、乳腺等。
㈡、神经系统:脑、脑干、丘脑、额、颞、顶、枕、交感、迷走神经(耳中穴)、坐骨神经、皮质下区、神门、兴奋等。
㈢、内分泌系统:脑垂体、内分泌、甲状腺、肾上腺、卵巢、促性腺激素、睾丸、胰腺等。
㈣、五脏六腑:心、肺、肝、脾、肾、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等。
㈤、临床经验:耳鸣沟、平喘、饥点、快活穴、冠心沟、腹水区、过敏区、肿瘤特异区等。
㈥、其她:如耳中、屏尖、肝阳、轮1~6等。
四、耳穴定位
常用耳穴:耳郭前面160余个,背面36个。根据耳穴分布规律与耳穴图,都能找到。为方便起见,再补充以下内容:
㈠、耳垂九区划分法:自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将第一条水平线分成三等分,从各等分交点向下作两条垂线,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把耳垂分成1、2、3、4、5、6、7、8、9等九个区。
㈡、轮1~轮6定位法: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分,自上而下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五、耳穴功能
耳穴既可帮助定位诊断,又能治疗甚至预防病症。但每个耳穴功能复杂,牵涉西医、中医知识与临床经验。其功能通过“顾名思义”多可明了,如胃、神经衰弱点、便秘点、聪明穴、兴奋点等。但也有例外,见下表。
特殊耳穴功能简表
名称 功能
神门 镇静、镇痛、消炎
交感 调节自主神经、扩张血管、内脏解痉止痛、止涎、止汗、止酸
腹水点 治疗腹水、浮肿、神经血管性及内分泌紊乱水肿、肥胖
耳尖 放血可退烧、消炎、镇静、止痛、降压、抗过敏、清脑明目
屏尖 放血可退烧、消炎、镇静、止痛
膈 止血、解痉、镇静、止痒
耳中 又称迷走神经点、支点、零点。调整内脏功能,治疗肝、胆、心血管病及糖尿病、夜尿症
目1 治青光眼要穴。还治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睫状体炎。
目2 调节屈光不正治散光,消退外眼炎症
肝阳 刺出血治疗慢肝、迁肝导致得肝阳上亢证
轮1 放血治疗肢端疾患:关节炎、麻木、皮肤病
轮2 放血治疗肩周炎、网球肘
轮3 放血治疗颈椎病、肩背痛、肩周炎
轮4 放血治疗口腔疾患、颞颌关节炎及功能紊乱、颈肩痛
轮5 放血治疗中耳炎、耳痛、耳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
轮6 放血治疗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轮1~4 放血治疗全身痛症,多发性肌纤维组织炎
耳尖 放血,能退烧、消炎、镇静、止痛、降压、抗过敏、清脑明目。提高免疫功能
腹外 肾结石
脐 脐疝、胆道蛔虫、泌尿系结石及感染、前列腺炎、腹痛、痛经
上耳根 鼻衄、神经系统疾病
中耳根 胆及胃十二指肠疾病、心动过速、偏头痛
下耳根 低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耳鸣、听力下降、眼疾
身心穴 快活穴 控制大脑边缘系统,稳定情绪,缓解神经敏感、焦虑不安与倦怠乏力
六、适应症及禁忌症
㈠适应症:急慢性疼痛性疾病,急慢性炎症,功能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精神、神经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催产、催乳、戒毒、保健、美容、减肥、抗衰老等200多种病症。有效率83~99% 。
㈡禁忌症:耳穴治疗方法多,比较安全,无绝对禁忌症,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⒈耳郭局部炎症、溃疡者,可先治外耳疾病;
⒉习惯性流产者禁忌针刺;妊娠5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可轻刺激,但不宜刺激子宫、盆腔、腹、卵巢、内分泌;
⒊高度贫血、血友病者禁用针刺与放血法,可用贴压法;
⒋严重心脑血管病者不宜强刺激;
⒌过度饥、饱、醉、累及消瘦、年迈、紧张者不宜针刺与放血。
七、取穴原则
㈠、同侧取穴:患侧取穴。但肝右叶、胆及阑尾在右侧;心、肝左叶、脾、胃及乙状结肠在左侧。
㈡、同面取穴:身体前面及脏器得病变在耳前面取穴;身体后面及神经系统病变在耳后面取穴。
㈢、解剖名称:如胃病取胃,肩周炎取肩。可定位诊断,治疗时为首选穴位。
㈣、脏腑经络: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衰弱取心,坐骨神经痛取膀胱。
㈤、西医理论:如糖尿病取胰腺,消化道疾病取消化系统皮质下。
㈥、穴位功能:如降压点,耳鸣沟,过敏区,生殖线,速听经,腰三角,情绪轴。 ㈦、实践经验:神门、枕可镇静、安眠,禁用于腹胀;交感可扩张血管、抑制胃酸(禁用于萎缩性胃
炎),升高血糖。
㈧、轻症可取一穴,复杂严重者可取多穴。
㈨、特定组穴:
⑴ 三抗一提高穴:过敏区、肾上腺、内分泌与耳尖能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与提高免疫功能。
⑵ 四大止血穴:脑垂体、肾上腺、脾、膈再配相应部位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
⑶ 四大升压穴:脑垂体、肾上腺、升压点、内分泌再配心、肝可治疗低血压。
⑷ 五大活血穴:交感、心皮(心血管系统皮质下)通全身(全身血管病),耳大神经通肩背(颈肩综合症、上肢血管病),枕小神经通肢末(四肢及末端循环障碍),热穴通下肢(下肢循环障碍)。
八、耳穴治疗方法
首先用耳穴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投射区认真寻找、选定最明显得压痛点。然后再根据病情与条件选择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㈠、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按与疾病有关得相应穴位,每穴点压1~2分钟,压力由轻到重,以局部有胀热痛感为宜。对疼痛性、功能性病症能立即见效。
另外还可以手指、手掌对耳郭或其局部进行提、拉、掐、按、揉、搓等,按摩耳郭如同做全身按摩,可激发精气,通经活络,调理脏腑,补肾聪耳确有预防、保健、养生之效。
㈡、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子、王不留行籽﹚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3次/日,贴压物放置3~7天取下更换穴位,贴5次为一疗程。休息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简便、安全、有效、价廉,患者易于接受,最为盛行。
㈢、耳毫针法—用毫针对准耳穴刺入软骨,“得气”(多有刺痛,少有酸、麻、胀感)后留针半~一个小时。体壮得急、热、痛、瘀、实症用泻法(深刺加捻转,长时间留针),体弱得慢、虚症用补法(浅刺,不捻转,短时间留针)。7~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㈣、放血法—用针头在耳穴或静脉处穿破血管,通常放血5~10滴,对痛、实、热症可放20~30滴,3~7天一次。该法能镇静止痛、降压、消炎、退烧、化瘀、抗过敏、清脑明目。
另外还有埋针法、电针法、注射法及艾灸法等。
九、治疗中常见得反应
㈠、耳郭反应:红润,发热,刺痛(得气),均为正常反应。
㈡、患部反应:感觉温热,舒适,功能改善。
㈢、经络反应:部分病例酸、麻、蚁行感沿经络传导(膀胱、胃、胆经阳性率高)。有经络反应者疗效更好。此反应多见于强刺激手法。
㈣、全身反应:精力旺盛,免疫力增强。
㈤、闪电反应:当刺准耳穴时,有得患处(多见于疼痛部位)突然有触电感,此时疼痛立即消失。
㈥、连锁反应(又称额外收获):其她病症与所治疗得病症同时好转或治愈。这就是大脑整合调节,促使功能恢复所致。也就是藏象经络理论得体现。
㈦、延缓反应:因体质虚弱致反应迟钝,或刺激量不够显效较慢,应坚持治疗或加大刺激量。
㈧、适应反应亦称“耐针性”:慢性病应按疗程间断治疗,坚持下去。
㈨、迟钝反应—即无效,见于垂危病人。
㈩、反效应:症状反见加重(一时性反射变化),属治疗不当或患者精神紧张,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十、常见病症治疗举例
耳穴治疗病症广泛,现仅举常见病症列表如下:
病症 取穴
食管炎 食道、贲门、消皮下、交感;配神门、枕、小肠
胃炎 胃、脾、消化系统皮质下。浅表性配交感,萎缩性配胰、胆、内分泌
消化不良 胃、贲门、小肠、大肠、直肠、脾、消皮下;神门、枕、耳尖放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消化系统皮质下、贲门、脾;配穴:交感、神门
肝胃不与型配肝、三焦;胃阴不足型配胰、内分泌(都促进胃液分泌)
急性胃肠炎 耳尖放血、胃、大小直肠、下焦、脾、交感;配贲门(止呕、止吐、止酸要穴)
胰腺炎 胰、胆、脾、十二指肠、内分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消皮下
便秘 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肺、乙状结肠。
膈肌痉挛 膈、胃、贲门、神门、交感、神经系统皮质下、肝;配耳迷根。
慢性肝炎 肝、脾、三焦、内分泌、消皮下、肾上腺;配耳中(治黄疸)、肋缘下及耳肝点(缓解肝区疼痛)、腹胀区
支气管炎 耳尖放血、气管、支气管、平喘、神门、肺;配枕、内分泌、脾、大肠
支气管哮喘 肺、支气管、交感、肾上腺、平喘、过敏区、内分泌;配神门、枕、肾、前列腺、胸、心血管系统皮质下、耳尖放血。
感冒 耳尖放血、肺、内鼻、咽、喉;配穴:发热时取耳尖、屏尖、肾上腺点刺放血;头疼取额;偏头疼取外交感、颞;后头疼取枕、晕区;头顶疼取肝、顶;全身疼取快活点(相当于口穴)、脾、肝;咳嗽、咳痰取气管、支气管、平喘;胸闷、胸痛取胸三角、交感、胸、心血管系统皮质下;胃纳不佳、腹胀、便秘取胃、大肠、腹胀区。
高血压 耳尖放血、降压点、心、额、心脾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配阴阳两虚型配肾;头晕配枕、晕区。
低血压 肾上腺、升压点、脑垂体、内分泌、肝、肾、心
冠心病 心、小肠、心血管系统皮质下、交感,配胸、肝。能改善症状,心电图改变不明显。
心律失常 心、小肠、胸、心脾下、降率穴配神门、枕、小肠;
心动过缓:取心、交感、肾上腺、胸、心脾下,配肝。
心肌炎 心、胸、小肠、神皮下、内分泌;配降率穴
神经衰弱 耳尖放血、神门、心、神脾下、枕、神经衰弱区与点;睡眠深沉穴(注明:神经衰弱点得背面)。多梦(多梦区)
多梦 耳尖放血、心、神皮下、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多梦区;配肾治心肾不交,配脾治心脾两虚,配肝胆治肝郁气滞
头痛 耳尖放血、相应部位、神皮下。配穴:前、偏、顶、全头痛取外交感,后头痛取枕小神经点(来自颈2、3,布于枕部)
头晕 耳尖放血、晕区、肝、枕、外交感。配穴:内耳眩晕取内耳、贲门、脾;贫血取脾、三焦;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取取交感、神皮下;供血不足取脑、心皮下
脑震荡后遗症 耳尖放血、肾、脑、脑干、神皮下、相应部位、心;配枕小神经点、神门
三叉神经痛 耳颞神经刺激点、三焦、神经系统皮质下、脑干、神门、枕、相应部位。配外鼻、外耳、大肠。
面肌痉挛 三焦、口、神经系统皮质下、脑干、肝、脾、相应部位;配大肠、神门、枕。
面神经麻痹 三焦、相应部位、脑干、神经系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配脾、肝。
癫痫 癫痫点、脑干、神皮下、脑、神门、枕、肝、肾;配枕小神经点、耳颞神经点。
癔症 心、神皮下、神门、额、肝、脑干、身心穴、快活穴;配咽喉、口。
疲劳综合症 脾、口、三焦、内分泌、肝、肾;配相应部位、耳尖放血、身心穴
精神分裂症 耳尖放血、额、肝、心、脑干、神皮下、身心穴、快活穴;躁狂型配神门、枕,抑郁型配脾。
糖尿病 糖尿病点、胰、胆、耳中、内分泌、丘脑、脑垂体、三焦、消皮下;配穴:口渴加渴点、口,饥加饥点,多尿加膀胱、尿道,皮痒加过敏区、相应部位放血,四肢麻木加枕小与耳大神经点、相应部位。
尿崩症 脑垂体、丘脑、内分泌、渴点、口;配膀胱、尿道、枕、肾。
肾上腺功能低下(阿狄森病) 肾上腺、肾、内分泌、脑垂体、丘脑。配促性腺激素点、肝、脾。
肾炎(急性慢性) 肾、肝、脾、肺、三焦、过敏区、肾上腺、肾炎点、内分泌、耳尖放血(肾炎点就是诊断肾小球肾炎得特定点)。
肾盂肾炎 肾、尿道、三焦、内分泌、脾、耳尖;配肝、膀胱。
软组织损伤 相应部位。注意:①排除骨折;②选准穴位(1个或多个);③躯体后面损伤应在耳背取穴;④可综合治疗。
落枕 相应部位、轮4放血,配耳大神经点(缓解痉挛而止痛)
肩周炎 肩三点、锁骨、肩关节、肩、轮3或轮4放血
关节炎 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应部位、内分泌、肾上腺、耳尖放血、过敏区,配肝、脾、肾、三焦。但类风湿性重点刺激枕小神经点、心血管系统皮质下。
骨性关节炎:相应部位、内分泌、肾上腺,配肝、脾、肾。
三者均应按疗程坚持,其中类风湿效果明显。
痛风 相应部位、肾、肝、脾、三焦、内分泌、耳尖放血。
腰骨质增生 相应部位、肾、内分泌、膀胱、肾上腺。
肾虚腰痛 肾、肝、脾、膀胱、相应部位。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三角区,疼痛得耳前相应部位
腓肠肌痉挛 腓肠肌点、肝、脾、交感、心血管系统皮质下
跟痛症 跟、肾、肝
颈椎病 颈三角(由耳背颈6、颈7,颈3、颈4,耳大神经点组成)、肩三角(由颈椎、锁骨、耳大神经点组成)。①椎动脉型配晕区、枕;②神经根型配耳前肩三角、指、肩等相应部位③交感型配交感、神经系统皮质下;④脊髓型配耳前肩三角、心血管系统皮质下、枕小神经点;⑤颈型配轮4、耳尖放血、肩三角。
网球肘 耳背网球肘点、轮1或轮2放血
腕管综合征 相应部位、枕小神经点、轮1放血。
狭窄腱鞘炎 相应部位、相对应得耳背反应点、耳尖放血、枕小神经点。
雷诺现象 交感、心、肺、心皮下、肝、脾、相应部位、热穴。
胆囊炎结石 胆、胆道、十二指肠、肝、三焦、内分泌、消皮下。配胰、交感、耳中、腹胀区、贲门、耳尖放血。
泌尿系结石 相应部位、交感、神门、下焦。配肝、神皮下,肾结石取腹外穴。
膀胱炎 膀胱、尿道、内分泌、三焦、耳尖;配肾上腺、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尿道、肾、肝、内分泌、三焦、耳尖。
尿道炎 尿道、内尿道(男前列腺穴)耳尖放血、枕。配内分泌、肾上腺、脑垂体
遗尿症 膀胱、尿道、支点、兴奋点、脑垂体;配肝、额。
遗精 肾、心、皮质下、肝、神门、枕、耳尖。配神经衰弱点区、睡眠深沉
阳痿 相应部位(睾丸、内外生殖器)、脑垂体、兴奋点、肝、动情穴、促性腺激素点
痔疮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脾、肾上腺、脑垂体、膈及耳尖放血
阑尾炎 急性:阑尾穴、耳尖放血、内分泌、肾上腺、腹、交感、下焦。
慢性:阑尾穴、交感、下焦。
乳腺炎 乳腺、内分泌、肾上腺。配:肝、耳尖放血。
内耳眩晕症 耳尖放血、内耳、外耳、枕、三焦、肾、肝、胆、晕点、颞。配:贲门、神皮下、交感、心皮下。
耳鸣 耳尖放血、内耳、颞、三焦、肾、肝、胆。外耳穴可使耳鸣加重。治疗耳聋及听力下降时可取内耳、外耳穴。
耳聋听力下降 内耳、外耳、三焦、颞、耳尖放血、速听点(肘)。配:肾、胆、交感、目1。
过敏性鼻炎 内鼻、肺、肾上腺、过敏区、内分泌、耳尖
副鼻窦炎 内鼻、上颌、额、肾上腺、内分泌、耳尖放血。
鼻衄 内鼻、肺、肾上腺、脾,配膈、脑垂体、胃。
急性咽喉炎 耳尖放血、咽喉、口、气管、喉牙、肾上腺、内分泌。配:膈、神门、大肠。扁桃体炎配扁桃体。
复发性口腔溃疡 相应部位、心、口、脾、耳尖、肾上腺、过敏区、内分泌,失眠者配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纳呆配胃。
颞颌关节紊乱 颞颌关节、口、三焦、喉牙,配大肠、胃、轮3与轮4之间放血。应强刺激,直到病变部位发热、轻松感,张口及咀嚼疼痛减轻为止。
牙周炎 相应部位、口、肾上腺、三焦。配:大肠、肾、胃、轮3-4放血。
牙龈出血 相应部位、口、气管、肾上腺、脾。配:大肠、胃。
牙痛 三焦、口上颌或下颌、牙,上牙痛配胃,下牙痛配大肠,胃火配耳尖放血,虚火配肾。有人用75%酒精棉球塞入鼻孔亦有立即止痛效果。
急性结膜炎 耳尖、肺、眼、目2、肾上腺。
近视 耳尖放血、脾、肾、目、眼、肝。
青光眼 眼、目1、耳尖、降压点、肝、肾、枕、神皮下、神门。
中心性视网膜炎 耳尖放血、交感、眼、肝、肾、目1、目2、枕。
痛经 子宫、内分泌、卵巢、下焦、神经系统皮质下,配神门、腹、肝、脑垂体、盆腔。注:一般在行经前开始治疗
功能性宫血 子宫、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脾、肝、肾、配:膈、肾上腺。
盆腔炎 耳尖、盆腔、内分泌、肾上腺、脾、肝。
少乳 乳房、脑垂体、内分泌、丘脑、肝、肾、神皮下。
皮肤瘙痒症 耳尖放血、内分泌、过敏区、相应部位放血、肺、肝、脾、膈、神门、枕、肾上腺。配大肠。
荨麻疹 耳尖放血、过敏区、肾上腺、内分泌、肝、脾、肺、神门、膈。
接触性皮炎 耳尖放血、过敏区、相应部位放血、脾、肺、膈、肾上腺、内分泌、脑垂体。配:疼痛较甚者取神门、枕。
带状疱疹 耳尖放血、过敏区、相应部位、胆、肺、肝、肾上腺、内分泌。配:疼甚加神门、枕。不眠配神经衰弱点。
痤疮 耳尖放血、相应部位放血、肺、脾、内分泌、肾上腺。配:热盛者取心、大肠;痒甚者取神门、枕。
扁平疣 耳尖放血、相应部位放血、肺、脾、肝、内分泌、肾上腺。
神经性皮炎 耳尖放血、相应部位放血、肺、肝、神门、枕、神皮下。配泛发者取肺区、过敏区、点刺放血。
黄褐斑 相应部位放血、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肾、肺、肝、脾、丘脑。配:月经不调加子宫、卵巢;男性加前列腺。
脂溢性皮炎 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肝、肺、胰、小肠、交感、神经系统皮质下,热甚者配大肠。一般3~5次即可治愈。亦可用于脂溢性脱发。
酒渣鼻 耳尖放血、外鼻区及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肺、胃、内分泌、肾上腺、脾。对红斑期、丘疹期效果明显,肥大期需10次以上。
湿疹 相应部位、肺、脾、内分泌、肾上腺、过敏区,配心、神门、枕、膈、大肠。注:3~5天点刺一次,避免紧张及辛、辣、腥食物。
脱发 相应部位、肾、肺、脾、内分泌、肾上腺、神皮下。配肝、胆、膀胱、大肠。
牛皮癣 耳尖轮4放血、过敏区、肺、脾、内分泌。
多汗症 交感、神经系统皮质下、心、肺、相应部位,配神门、枕。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