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3/7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论文
.freelployability)已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然而就业能力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根据De Grip et al.(2004)的研究,早在1909年Beveridge(1909)就已经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但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1。Beveridge(1909)提出就业能力在于判别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用以分辨失业人士是否具有就业能力。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国外,Hillage和Pollard(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1998)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
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可雇佣性。国内学者郑晓明(2002)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我国学者陈薇静(2004)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国内学者谢志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3。

2 就业能力的结构

国内外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英国教育和就业部(DFE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认为可转化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是就业的核心,包括: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荷兰心理学家Hejide (2006)认为就业能力是通过胜任力不断实现、获得或创造工作,包括五个维度:职业专门知识、期望和最优化、个人的灵活性(适应性)、联合的意义、平衡。Fuguate (2001)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这种心理社会建构包括四个维度: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4。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元素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汪怿(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等三个部分。研究者邹齐清、乔向东(2005)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调查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大多数西方学者将就业能力的结构定为一个多维的综合体。它是社会——心理概念。尽管不同学者和研究团体组织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对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不同,但是基本方面是相同的,都认为就业结构是由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的心理结构。同时意味着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将是长期持久的,不断更新的,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的不同而变迁。 3 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来讲,就业能力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