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岳麓版(免费下载).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岳麓版(免费下载).doc

上传人:胜利的喜悦 2025/4/15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岳麓版(免费下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岳麓版(免费下载) 】是由【胜利的喜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岳麓版(免费下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 张巧玉
一、课标内容
了解商、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本课以“西周的分封”为主题,牵涉三个方面的内容:武王伐纣、分封诸侯、平王东迁。了解商、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材作用:西周的分封制度对西周的影响是巨大的,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但到了东周之后,随着权力的消长和利益矛盾的变化,它逐渐松弛和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纷争,体现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这样的历史趋势。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个性比较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①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提高阅读历史课本、了解历史现象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结合具体史实,思考、讨论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③识读《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增强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史实与神话的区别,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②通过步步为营,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什么是分封诸侯然后通过深入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分封的目的、内容,并通过阅读课本、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统治的,通过讨论明确分封制的作用。
③识读《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了解西周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西周的疆域。
④搜集、讲述商纣王、周幽王荒淫残暴统治的故事,讨论商朝、西周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西周分封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利用亲情(血缘)、藩属的关系,编织成了一个严密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②通过商、西周、东周的更替,懂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爱护民力、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③结合实例了解国家近年来实行的民生工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④在课中问题的讨论中,培养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六、教法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这门新学科,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和分析能力不强,因此,我对于重难点采用讲述法和合作探究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①合作探究法。结合多媒体和《封神榜》向学生阐述商朝灭亡的原因,让学生在合作中逐步探究问题,加深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②问题讨论法。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其展开讨论,如商朝灭亡的原因,分封的作用,有关民生工程的问题等。一则可加深印象;二则可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③读图法。通过学生读图培养其分析、归纳、理解材料的能力。④对比分析法。用多媒体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⑤《封神榜》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七、学法分析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认知的内趋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望。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八、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运用电教媒体,“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授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通过情境设计,动手画图,图片演示,更好的理解分封的内容。
九、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科书、音响
十、课时安排:课时
十一、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和内容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了解本课内容
三、新授课
(一)武王伐纣
、纣王的残暴统治
、周国力的不断强大
、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
(二)分封诸侯(步步为营,逐步探究分封制)
、初步了解分封制。
、通过问题探讨深入了解分封制。
、动一动,画一画,绘制分封示意图并口述。
、说一说,议一议,说说分封制的作用。
、归纳总结
(三)平王东迁
、西周灭亡
、东周建立
四、合作探究
五、借古喻今
六、课堂小结
七、知识巩固
八、课外延伸
、利用影片和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过渡进入新课。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文字和问题探究懂得商朝灭亡的原因。
、通过步步为营,让学生经过初步体验深入探究总结升华,由浅到深逐步理解分封制的内容,突破重难点。
、在动手画图和口头表达中,学生的动手和动口能力得以培养。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借古喻今,让学生体会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十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封神榜》的有关图片,播放《封神榜》主题曲。
提问:大家对《封神榜》熟悉吗?谁来说说你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提问:《封神榜》所写的是真实的吗?
小结过渡:虽然《封神榜》大部分是虚构的,但它却是在商灭周兴,武王伐纣这段真实的历史上创作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真实的历史。
、学生说出有关的故事情节或熟悉的人物。
、明白《封神榜》是神话,与史实是有区别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
过渡进入新课。同时明白《封神榜》与史实是有区别的
二、出示本课课题,了解本课内容
陈述本课有三个内容:
一、武王伐纣
二、分封诸侯
三、平王东迁
了解学习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点。
三、新授课(一)武王伐纣
、纣王的残暴统治
、周国力的不断强大
、商纣的残暴统治
)引入:武王为什么要伐纣?纣王是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提问:纣王的残暴统治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看课文的小字部分和结合所了解的《封神榜》的内容解决问题,提示学生回答问题分要点
)过渡:纣王的残暴统治使商朝一步步走向了衰弱,与此同时另一个部落却在不断强大。
、周国力的不断强大
)提问:你知道周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吗?
)引导学生看课文小字部分
)出示人物图片
)补充姜子牙钓鱼的故事
学生看书
合作讨论
归纳明确:
纣王的残暴统治体现在:、好酒淫乐,不理朝政;、不听劝谏,刑法残酷;、赋税沉重。
学生看书
归纳明确:
周国强大得益于:、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课文,学会分析和归纳问题
、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
、牧野之战
)过渡:周武王抓住商王朝国力日益衰弱的机会亲自率军展开了讨伐纣王的战争。)出示牧野之战的形势图
)引导学生看课文牧野之战的内容,提问:双方人数各为多少?结果如何?为什么周胜利?纣王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归纳:牧野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商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
、西周的灭亡
、看牧野之战的形势图,了解作战的地点,周进攻的方向。
、阅读牧野之战的内容回答问题,同时明确纣王失败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学生找出西周的建立者、都城。
通过对比归纳,让学生明确商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三、新授课
(二)分封诸侯(步步为营,逐步探究分封制)
、初步了解分封制。
、通过问题探讨深入了解分封制
活动一:第一步初步了解感知分封制
、出示夏、商、周的疆域图
、问:从这三个朝代的疆域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思考:面对如此宽阔的疆域,如果你是西周的统治者,你会如何管理呢?
、出示投影:什么是分封诸侯?
、提问引导: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分封什么人?为什么?
、出示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封的对象。
活动二:第二步深入探讨
投影出示:
①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②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做诸侯?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③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④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
、看图比较
、明确:西周的疆域比前两个朝代的要宽阔很多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根据预习谈谈自己对分封诸侯的理解。
学生说出自己分封的对象和分封的原因
学生看书
分学习小组探讨问题
归纳并口头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明确主要诸侯国的名称和所在的位置
在比较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结合生活常理明确分封的对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识图的能力。
、动一动,画一画绘制分封示意图
、归纳总结
⑤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它有什么作用呢?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投影出示主要封国的地图
归纳小结
活动三:动一动,画一画
投影出示: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西周的分封示意图。
巡视学生绘图(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出示图片提示引导)
出示分封示意图归纳点评
活动四:议一议,说一说
投影出示: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出示投影:了解西周的经济发展
、教师补充归纳
、学生绘图
、上台展示所绘示意图,并口头表述。
学生看书归纳小结分封制的作用以及西周经济的发展
这是在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分封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绘图,既检查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和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前一环节的分析和理解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新授课
(三)平王东迁
、西周的灭亡
、东周的建立
、过渡: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了?强盛的西周为什么会很快灭亡?
、引导学生了解西周后期的两个暴君。如果学生比较熟悉,可让学生说说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提示学生注意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的时间。
、提问:周厉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故事
看书了解平王东迁
探讨明确:失民心者失天下
本环节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
四、合作探究
、出示投影:探究一:商纣、周厉王和周幽王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有何历史教训?
、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统治者的相同处
、归纳
分小组讨论
选代表回答
通过史实的分析。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五、借古喻今
、投影出示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桓古不变的真理,近年来,我们国家实行了许多民生工程,请你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你的感受。
、问:国家近年来实施了哪些民生工程?引导学生从惠农政策这一角度考虑,如:读书、生活等等。
、问;这些政策给你带来了哪些实惠?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从如何回报祖国这一角度来回答。
、小结归纳,鼓励学生要热爱祖国、回报祖国。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学生归纳:贫困生补助、田亩补助、
新农合、家电下乡等等
、学生谈感想
本环节承接上一环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结合生活实例,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进一步明确现在国家领导人对百姓的关心,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回报祖国的思想。
六、课堂小结
出示投影
学生口头归纳
整体把握内容
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七、巩固练习
出示题目
学生口答
检测课堂效果
十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