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歌的主要考查内容。
1、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体常识的考查。
2、赏析意象、意境。
3、概括、分析、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观点。
4、鉴赏、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5、鉴赏诗歌的语言。
6、鉴赏诗歌的表现技巧。
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三看。
一看题目,包括诗题和试题。
诗题往往揭示诗歌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试题:可以让你快速明白考点,从而有目的地去阅读诗歌
;如果其中有一道选择题,还可以助你对某些诗句的理解。
二看注释(知人论世)。注释1往往是对写作背景的交待,一定要仔细阅读,做题过程中极有可能是要用到的;其他注释可能是字词句方面的,帮你读懂诗句本身。
三看诗歌本身。要快速理解每一句诗句的基本含义(用现代汉语翻译每一句的意思),读的时候可以结合古人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起承转合的结构)注意词语的活用、句式的倒装、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律诗以“联”、绝句和词以“句”、古体诗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从作品的起承转合入手,可以帮助我们逐步领悟作品的主旨。
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
承笔:就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
转笔:是转折突起,徒生波澜,有起伏,力免平铺直叙。
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与前后呼应,活泼而不板滞为佳。
合笔:是前三点的诗意合成,概括感悟点,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诗歌的精华所在,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
鉴赏诗歌的基本条件:
1、了解并积累一定文学、文化、文体常识,如诗人的创作风格、生活背景、常见的意象等
2、积累古诗词常用的一些创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3、熟悉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名词术语,如意境、语言风格、炼字等;明确常规题型的答题方法、思路,及规范的表述等。
总之,读懂诗歌是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关键。
诗词三首
《月夜》杜甫
《夜雨寄北》李商隐
《水调歌头》苏轼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朝伟大诗人,尊为“诗圣”、其诗称为“诗史”。官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一生生活漂泊,饥寒交迫。大致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35岁前)
2、困守长安十年(安史之乱前,仕途失意)
3、陷贼与为官(安史之乱后,3年,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4、辞官漂泊西南(11年,其中“成都草堂”生活是少有的安定期)
他同情人民;热爱祖国;嫉恶如仇,批判朝廷腐败、社会中的黑暗;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语言风格:沉郁顿挫
讲求炼字炼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想为平叛效力。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在秋天的某个月夜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