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心理学笔记(5)—— 普通心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笔记(5)—— 普通心理学.doc

上传人:85872037 2018/3/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笔记(5)—— 普通心理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学笔记(5)—— 普通心理学
(2010-01-29 11:24:10)
转载
标签:
心理学笔记
教育
分类:好好学****天天向上!
感觉   sensation
 
1.       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       感觉虽然简单,但很重要。
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载,人会产生“冷漠”的态度。
“感觉剥夺”,造成信息不足,使人无法忍受由此而产生的不安和痛苦。―――感觉剥夺实验。
Zby:以前看过一个科幻故事,是把一个罪犯放到一个孤岛上去,警署可以监控他的行动,但是他无法和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交流信息,他也不能***。最后这个人在这样的状态下不到一个月就受不了了。  这可以算做信息剥夺实验吧。可见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人类交流的信息刺激。
 
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4.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5.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6.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特异化理论    模式理论 
 
7.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8.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Zby:受听觉的差别感受性影响,所以才有“滥竽充数”。 
做蛋糕的,二十斤面里打多少个鸡蛋是有规定的,少一个尝不出来,少两个三个,只有高级蛋糕师傅才能尝出来,但这样依次少下去,蛋糕品质就会越来越差了,普通人也能尝出它不好了。
 
9.       影响感受性的因素
a)       遗传因素  品酒师的味觉先天就灵敏,再加上后天训练
b)       实践活动  染布工人,能识别很多种颜色;长期训练的效果,提高感受性。
提高感觉敏度,需要长期的锻炼。
Zby:天赋+勤奋
 
视觉
 
1.       视觉刺激, 光波(380  ~780nm)
光波的物理特性:振幅、波长、纯度;
光波的心理特性: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       视觉感受器:眼
眼的视网膜上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锥体细胞:是昼视细胞,它们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所释放的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后,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
 
视觉的基本现象
 
1.       明度、颜色
色觉缺陷:色弱和色盲
色觉正常的人可以用三种波长的光来匹配光谱上任何其它波长的光,因而称三色觉者;
色弱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的光来匹配光谱上任一波长的光,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色盲患者,全色盲和局部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这种人一般缺乏锥体系统。  局部色盲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的多。
 
2.       视觉对比:明暗对比(例,黑人的白牙),颜色对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收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
 
3.       马赫带现象: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4.       侧抑制作用,某个神经兴奋后,会抑制其临近神经的活动。
 
5.       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如: 测视力用的视力表
 
6.       视觉适应: 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觉变化。
明适应:暗-->明
暗适应:明-->暗
 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进行很快。(与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工作有关。)  
Zby:长时间在暗处,转到明处时,闭眼一段时间,保护眼睛。
 
7.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