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是由【sanyuedoc201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南农业大学
杨青华
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技风销售汇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01
50年代二甲四氯、2,4-D等化学除草
02
60年代赤霉素(GA,920)解决水稻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包茎和产量低问题
03
70年代棉花乙烯利催熟技术
04
80年代甲哌嗡(DPC,缩节安,助壮素)防止棉花徒长等,目前覆盖面80%以上;多效唑培育油菜壮苗及增加抗寒性
一、我国应用生长物质的回顾和进展
几个概念
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在很低浓度就有明显调节生长发育效应的化学物质。
植物激素 Plant Hormone或 Phytohormone
人工合成的,低浓度即可影响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及作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
泛指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的内源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特点:1、它们不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2、在很低浓度下即可促进或抑制或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
植物生长物质 Plant Growth Substance
Crop Chemical Control/Regulation/ Manipulation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通过影响内源激素系统, 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使其朝着人们预期方向和程度变化的技术。
作物化学调控技术
01
作物化控技术与常规栽培措施有机融合的新技术体系,通过对作物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双重调控”,更有效地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农业高产高效和优质提供了极大可能,并使作物栽培过程接近于有目标设计、可控制生产流程的工业工程。
作物化学控制栽培工程
02
地膜覆盖
密度、株行配置
施肥
病虫草害防治
保护地栽培
浇水
土壤耕作
水
肥
气
热
光
害
强制措施:整枝、镇压、断根、疏花疏果、打顶、剥皮等。
遗传育种
化控
三、传统作物栽培技术的局限
生产稳定性差
环境局限性大
可操作性差
劳动效率低
资源利用率低
经济效益低等
01
本质差别:作用部位和机制不同(内/外)
02
两者联系:辩证统一。
03
两者融合:新型的作物化控栽培工程
化控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
四、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潜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性质与作用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1、 吲哚乙酸(IAA)
2、 吲哚丁酸(IBA)
3、 吲熟酸(IZAA)
4、 萘乙酸(NAA)
5、 萘乙酸甲酯(MENA)
6、 萘氧乙酸(NOA)
7、 2 ,4-D
8、 防落素(PCPA或
4-CPA)(番茄)
9、 增产灵
10、 甲萘威(西维因)
11、 赤霉素(GA)
12、6-苄氨基嘌呤 (6-BA)
13、 激动素(KT)(果树)
14、 乙烯利(果实催熟)
15、油菜素内酯(BR)
16、 三十烷醇(TRIA)(海带等)
17 石油助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