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浅析企业存货的会计计量问题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浅析企业存货的会计计量问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浅析企业存货的会计计量问题
企业存货是指企业生产的成品或者从第三方购买后尚未售出的商品,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重要的资产之一。存货的会计计量问题是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的计量方法能够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报告和业绩评价结果。
一、存货的会计计量基本原则
存货的会计计量基本原则是确定存货的成本,即计量存货时必须按照成本计量原则,即原价和实际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费用之和。根据会计准则,原价应包括进价、加工费、装卸费和佣金等与购入相关的费用;实际发生的与存货相关的费用包括仓储费、保险费、利息费等。
二、存货的计量方法
企业在计量存货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FIFO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将最早购进的存货先予以售出,而后购入的存货在计算成本时仍以购入时的成本计算。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清晰,能够反映出企业最新购进的成本,但缺点也比较明显,难以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成本。
(LIFO法)
后进先出法是指先售出后购进的存货,而先购进的存货在计算成本时仍以购入时的成本计算。该方法的优点是在价格上升时成本会比较高,反映出企业的最高成本,缺点是难以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处在价格上升阶段的企业。
加权平均法是指将全部的存货按照数量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成本,并以此作为每个存货单位的成本。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出实际成本,并且计算简单,同时适用于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的企业。
三、存货的计量实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在1月1日购进了1000件产品,进价为50元/件,运输费用为1000元,仓储费用为2000元,1月20日购进了2000件产品,进价为60元/件,运输费用为3000元,仓储费用为4000元;在1月31日进行了销售2000件产品,销售价格为100元/件。
采用FIFO法
先售出1000件产品,成本为50元/件,再售出1000件产品,成本为60元/件,总成本为110000元。
采用LIFO法
先售出2000件产品,成本为60元/件,总成本为120000元。
采用加权平均法
计算平均成本为:(1000×50+2000×60+1000)÷4000=,总成本为115000元。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存货成本的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价格波动、存货流转速度、对成本敏感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以准确反映存货的成本。
四、企业存货的会计处理问题
除了计量问题之外,企业在存货处理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存货数量的不准确会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应该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
。企业在售出存货时,应该计入销售收入和存货成本,而当存货无法出售或者面临过时淘汰时,就需要进行存货减值处理。
。在计量存货时,需要记录货币计量单位,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存货的流转方式进行存货分类记录,避免存货简单粗暴地归为一类。
总之,在会计处理存货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选择计量方法,注重存货的质量和数量的准确记录,遵守会计准则,以便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保证财务报表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