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2.1运动的水分子 练习 (2)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2.1运动的水分子 练习 (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练习
【基础达标】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液态、气态形式存在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水分子本身没发生改变
【解析】选D。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且不断循环;温度升高,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本身没发生改变;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 )
【解析】选C。此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即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石灰水、矿泉水和自来水的主要成分都是水,但其中都溶有其他物质,故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故属于纯净物。
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质量轻
,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选D。“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知骤暖”说明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打火机中的燃料气体丁烷能被压缩的原因是加压后(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间隔,因此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故选B。
( )
【解析】选D。取水,一般是用水泵将河水输送至水厂,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过滤,能将难溶的固体物质除去,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B错;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C错;消毒,一般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在该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解析】选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蒸发不用于净化水;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利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是纯水。故选C。
( )
【解析】选D。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方法。铁粉和铜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蔗糖都溶于水,不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知识拓展】过滤法分离混合物
过滤法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之一,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因此不适合可溶性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如食盐水中食盐和水的分离。
两种固体的混合物(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另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常用加水溶解再过滤的方法分离,如粗盐中食盐和泥沙的分离。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加快过滤速度
【解析】选D。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水的利用与净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3点:(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2)硬水与软水的区分及降低水硬度的方法;(3)过滤实验的原理。水通过在自然界的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循环,A说法正确;加入肥皂水,软水会起较多的泡沫,硬水出现较多的浮渣,B说法正确;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说法正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D说法不正确。
。
①分子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
②分子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④分子间有间隔,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1)手放到火炉上烤干的快,说明  __。
(2)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  __。
(4)可用打气筒将较多空气压入自行车胎中,说明  __。
(5)×1021个水分子,说明  __。
【解析】(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的快说明温度高时蒸发加快,微观看,是分子运动随温度升高速率加快的缘故。(2)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分子很小。(4)将空气压入车胎中,需加大压强,车胎内分子之间间隔变小。(5)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1)① (2)③ (3)② (4)④ (5)②
,不能直接饮用,但海水可以变成淡水“跑”出海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海水“跑”出海面变成雨水形成天然水循环,这个过程中至少包含了水的两种物态变化,这两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所学知识验证雨水不是海水的方法有多种,你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天然水的循环从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液态水也会变成固态,以雨或雪的方式降回地面,物态变化名称依次是蒸发、液化和凝固。(2)海水中含食盐,可采用蒸发的方法,雨水中肯定没有固体析出。
答案:(1)水的蒸发 水蒸气的液化
(2)蒸发 没有固体析出
,深受众多市民的信赖。
(1)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种,小雯采用的方法是取山泉水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较多固体析出,说明该山泉水是________。
(3)山泉水泡出的茶水清香爽口,用滤网通过________(填一种操作名称)把茶叶和茶水分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水的有关知识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3点: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不同,纯净物中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中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蒸发时有较多固体剩余物;(3)不溶性的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答案:(1)混合物 (2)硬水 (3)过滤
,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为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不便于观察漏斗内液面的高度;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待过滤液体的外溅;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会导致滤液飞溅。(2)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过滤,可防止较多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3)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易造成滤纸破损,使过滤失败。(4)过滤只除去了不溶于水的杂质,要想得到纯水,还需通过蒸馏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答案:(1)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 ②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③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易使滤纸破损 (4)不是 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
,取学校附近某河的水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滤纸和________。
(2)为除去水样1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水样2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水样2是硬水。
(4)根据净化过程,判断水样1、水样2、水样3和水样4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河水中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和色素、异味等,明矾具有净水作用,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经明矾净化后的水样1,过滤后可以将固体杂质去除得到水样2,水样2中含有一些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经过吸附后得到的水样3蒸馏后得到纯净水,纯净水的净化程度是最高的。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肥皂水进行检验。
答案:(1)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过滤 漏斗
(2)活性炭 (3)肥皂水
(4)水样4
【培优训练】
2014年3月28日至4月1日,我国南方遭遇了入春以来的暴雨袭击,造成部分群众用水困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矿泉水瓶取回浑浊的溪水水样,带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初步处理】小组同学将水样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瓶底有一层泥浆,小军同学建议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组装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填序号)。
(2)小军正确组装好过滤器后,按图进行如下过滤操作:
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数次后,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
③当过滤器中液体略低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
④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小军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小军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操作是________。
【分析与讨论】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军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________除去。
【改进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小军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小卵石和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另一瓶水样处理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反思】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组装过滤器时圆形滤纸折叠处理方法,图示中的D不该出现;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都会造成过滤后的滤液浑浊;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活性炭除去;自制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沙起过滤作用,一些可溶性杂质不能被净水器除去,所以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
答案:【初步处理】(1)D
(2)④ 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分析与讨论】活性炭 【改进实验】过滤
【反思】不能 一些可溶性的杂质不能被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