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5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doc

格式:doc   大小:45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5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doc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4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5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5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5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1.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cm(t-t0),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2.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等无关。各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1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在沸水中加热足够的时间后,同时取出放在足够大的冰上,可以判断能使冰熔化较多的那块金属具有( )
A. 较大的密度  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大的体积  D. 较小的比热容
2  ×103焦/(千克· ℃)。关于它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千克1 ℃×103焦
B.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到1 ℃时,×103焦
C.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 ℃时,×103焦
D. 1千克煤油在1 ℃×103焦
3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比热容不变
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暖气”常用水作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5  (湖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 比热容越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
6  (金华中考)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 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7  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103焦/(千克·℃),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水的温度降为30 ℃,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_焦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快(填“快”或“慢”)一些。[c水=×103焦/(千克· ℃)]
9  ×103焦/(千克·℃),若将一块30 ℃的铝块加热到100 ℃,×105焦,则该铝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千克。
10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 温度升高较少  B. 末温较低
C. 内能增加较少  D. 内能较小
(第11题)
11 (杭州中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再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升高相同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2 (杭州中考)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13 用供热稳定的热源给一个晶体均匀加热,用描点法得到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__。
(第13题)
14 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了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加热时间/分





温度/℃






沙子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4)~,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克水和100克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克水和100克水的Q ­Δt图像。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之比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__之比相等。
(第14题)
15 (衢州中考)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热”。那么摩擦做功与生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W)和做功产生的热(Q)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1847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如图甲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重力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W),再测得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第15题)
(1)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h杯。
②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m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t1。
③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h水。计算出h杯-h水,即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 ℃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所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⑥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t2,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⑦根据⑤、⑥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第2课时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1.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cm(t-t0),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2.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等无关。各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1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在沸水中加热足够的时间后,同时取出放在足够大的冰上,可以判断能使冰熔化较多的那块金属具有(B)
A. 较大的密度  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大的体积  D. 较小的比热容
2  ×103焦/(千克· ℃)。关于它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1千克1 ℃×103焦
B.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到1 ℃时,×103焦
C.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 ℃时,×103焦
D. 1千克煤油在1 ℃×103焦
3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冰熔化成水,比热容不变
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暖气”常用水作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5  (湖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 比热容越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
6  (金华中考)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物体的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 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7  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比热容__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103焦/(千克·℃),它的物理含义是__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_℃,吸收(或放出)×103焦__。
8  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水的温度降为30 ℃,×105焦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快(填“快”或“慢”)一些。[c水=×103焦/(千克· ℃)]
9  ×103焦/(千克·℃),若将一块30 ℃的铝块加热到100 ℃,×105焦,则该铝块的质量为__2__千克。
10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A)
A. 温度升高较少  B. 末温较低
C. 内能增加较少  D. 内能较小
(第11题)
11 (杭州中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再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C)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升高相同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甲的比热容大,故A、B错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乙的温度升高得多,故C正确、D错误。
12 (杭州中考)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B)
A.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质量和比热容,无法判定温度变化的大小,故C、D错误。
13 用供热稳定的热源给一个晶体均匀加热,用描点法得到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__1∶4__。
(第13题)
 由图可知,AB段和CD段吸收热量之比为1∶2,温度升高之比为2∶1,根据Q=cmΔt可得,固态与液态物质比热容之比为===,所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4。
14 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了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加热时间/分





温度/℃






沙子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吸收的热量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4)~,其可能原因是__沙子受热不均匀__。
(5)小明再用50克水和100克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克水和100克水的Q ­Δt图像。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之比与对应水的__质量__之比相等。

最近更新

2025年世界卫生日主题班会 39页

2025年不参与考试的检讨书 6页

2025年一年级课文《树叶》教学反思 4页

2025年一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素材 17页

2025年《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31页

2025年《清平乐》诗词鉴赏 6页

2025年《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译文 21页

2025年《只有一个地球》听课心得 6页

2025年“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探讨”课题开.. 17页

2025年------二年级看图作文 6页

妮可服装工作室创业计划书 6页

红唇色调与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建立-洞察阐释 42页

基于游客行为预测的景区容量管理-洞察阐释 42页

2025-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教版三年级.. 6页

家庭电路课件讲课文档 26页

挖掘机基础知识培训 79页

工作场所采样技术和采样规范讲课文档 162页

有效的演讲及培训技能讲课文档 56页

2025年(集合)小学生演讲稿6篇 8页

2025年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总结 25页

2025年银行柜员工作计划通用 10页

2025年迎接期末考试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7页

抵账合同范本 4页

二年级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20页

2022广东高考试卷化学部分详细解析 7页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5页

2023年广东卷生物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17页

2022年高考广东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12页

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 锑华、辉锑矿和锑酸盐.. 60页

非外资企业或外资控股企业的书面声明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