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4 比较变化类.docx

格式:docx   大小:10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4 比较变化类.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4 比较变化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4 比较变化类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4 比较变化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训练4 比较变化类
1.(2022·泸州一模)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其后才讲到史墙自己的家族。西周晚期的述盘铭文与史墙盘的内容、主题相似,但家族的传承成了后者表述的中心,周王朝的世代发展则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青铜冶炼技术进步 B.历史记载注重传承
C.宗法体制走向崩溃 D.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西周晚期的述盘铭文……家族的传承成了……表述的中心”可知铭文记载的中心从周王转移到家族,说明周天子势力衰微,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铭文内容、主题的变化,未强调史墙盘与述盘的铸造技术和材料,排除A项;材料强调变化,历史记载注重传承是铭文的共同点,排除B项;据材料“家族的传承成了……表述的中心”可知依然存在宗法体制,排除C项。
2.(2022·日照二模)下图分别为某一朝代初年和后期的行政区划体系。
前后的变化反映出(  )
A.地方治理体系更加便捷高效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
C.全国行政区划制度完全统一
D.经济发展促进行政体系变革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现象发生的朝代是汉朝,即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题干图片内容体现出地方行政级别的缩减,与“地方治理”无关,排除A项;题干内容并没有涉及其实施范围,排除C项;题干图片内容没有涉及有关“经济”的内容,排除D项。
3.(2022·洛阳二模)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其实际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贞观年间,唐太宗一方面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一调整(  )
A.旨在提高门下省的地位
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
C.便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
答案 C
解析 根据“贞观年间,唐太宗一方面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可得出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长官同堂议事,分工明确,提高了效率,C项正确;A项不是目的,排除;这一调整与决策民主无关,排除B项;宰相仍然有权力,排除D项。
4.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君为尊,形成了“民本—尊君”的政治思想。明代中后期,一些儒生、士大夫在与专制君主的“冷战”和对抗中,特别是在明清易代的刺激下,提出了“民本—限君”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的变化(  )
A.顺应主流意识的嬗变趋势
B.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
C.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D.根源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从“民本—尊君”到“民本—限君”这一思想的变化,体现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具有近代民主思想色彩,B项正确;明末清初的新思想不是主流思想,不能顺应主流思想的嬗变趋势,排除A项;明末清初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少部分士大夫阶层提出的,不能代表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排除C项;其根源是时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5.(2022·苏州一模)日本某学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
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
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答案 D
解析 日本人习惯并尊重“过去的中国”是因为过去的中国繁荣而强大;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于日本,导致日本对中国不再尊敬;而中国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又使日本进行了自我的反思,由此可知国家形象是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D项正确;国家实力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而非战争,排除A项;“曲折性”的说法没有体现日本人思想观念变化的实质,排除B项;思想观念是导致战争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催生战争,排除C项。
6.(2022·榆林二模)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其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一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迫于民间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而在1911年突然宣布“国有”。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迁(  )
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
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
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
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走向破产
答案 A
解析 川汉铁路原本是官办,但是其股本主要来自田亩加赋,基层百姓多为被迫加入,但是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公司改为商办,但是政府通过督办依然想要控制该公司,在1911年突然宣布为“国有”,结果引发危机,最终导致清王朝灭亡,川汉铁路公司变迁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清末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A项正确。
7.(2022·洛阳模拟)1938年晋察冀边区村选,“新当选的仍然是劣绅土豪”,当选的贫农和雇农“接二连三的被地主豪绅所收买”;而在1940年村选中,%。这一变化说明晋察冀边区(  )
A.践行了“三三制”的原则
B.贯彻了工农专政的理念
C.实现了土地革命的目的
D.基层群众政治觉悟提高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1938年晋察冀边区村选中“劣绅土豪”仍把持村政权,1940年时“%”可知,当时基层群众政治觉悟提高,D项正确;“三三制”原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工农专政为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权性质,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抗战期间根据地“减租减息”而非进行土地革命,排除C项。
8.(2022·大连模拟)下图所示是1960年第一季度和1985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对美国的不同态度的报道情况统计。这一变化表明(  )
A.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影响
B.中国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趋于理性
C.中美间的经贸交流渐趋频繁
D.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
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官媒对美国的消极报道大幅度减少,中性报道和积极报道大幅度增加,占据报道总量的76%,这说明随着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中国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趋于理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冷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排除A项;C项与中国媒体对美国的报道没有必然关系,排除;中国对美国形象的塑造是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无关,排除D项。
9.(2022·贵阳模拟)修昔底德在追述希腊人早期历史的时候,曾经提到“没有卫城的、由一群村社组成的市镇”。当时,村社所强调的已不是血缘,而是地域,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希腊人的“村社”演变历史反映了(  )
A.公民政治意识的增强 B.城邦权力架构的完善
C.城邦平民阶层的扩大 D.希腊城邦国家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希腊人早期历史”“村社所强调的已不是血缘,而是地域……登记本村社的公民”等信息可知,希腊村社更突出地域特征,其实际承担了基层治理的角色,这反映了希腊城邦国家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民政治意识的增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城邦权力架构,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邦平民阶层的扩大,排除C项。
10.(2022·廊坊模拟)茶叶是世界古代长途贸易的“大宗”之一。16世纪以前,从中国出口的茶叶主要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只有少量通过上述地区被转销到欧洲和东非地区;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欧、北美、西非等地区逐渐成为消费中国茶叶的主力军,欧洲国家开始寻求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这一对比(  )
A.折射出世界市场的发展
B.反映了中国朝贡贸易的变化
C.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诱因
D.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16世纪以前中国茶叶主要销往周边国家,而16世纪至19世纪初,欧美、西非成为中国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至19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地联系和贸易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茶叶的消费地区发生变化,A项正确。
11.(2022·新乡三模)17世纪,西方夜生活开始出现,但社会影响仍然有限,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习惯夜生活。到18世纪,夜生活开始成为时尚,一些曾属于贵族圈子的娱乐活动开始扩及民间。到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政府对夜生活的鼓励
C.贵族娱乐圈子的扩大 D.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社会文化娱乐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夜生活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夜生活的鼓励,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贵族娱乐圈子的扩大,排除C项;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与材料时间17世纪不符,排除D项。
12.(2022·承德模拟)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苏联沿袭一战爆发后沙皇政府实行的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现象在全国各地依然盛行。30年代,苏联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减少,档案文献中也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产量下滑导致原料匮乏
B.农业集体化与计划经济逐步建立
C.社会转型提升国民法律意识
D.经济危机波及苏联影响农民收入
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期,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自制酒现象较多,30年代苏联从生产到消费都发生巨大变化,农业集体化与计划经济逐步建立,酒类的生产及消费都纳入国家产品管控,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