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诗词阅读专题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二)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10~11题。(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和大海。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这样写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下面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在王昌龄被贬外调时所写,传达出诗人对朋友降职的悲叹之情。
B.第二句“闻道龙标”要重读;“过五溪”要轻读,突出听闻友人不幸遭遇时的悲伤的感情。
C.第三句是诗人的奇想,突显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D.第四句使明月人格化,作者把明月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把对朋友的情谊浓缩在这句话里。
10.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2020-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二)诗词赏析(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分)
,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0. 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秋季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诗词赏析(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龙标是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B.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季节是仲春。
C.第二句点题,朗读时要读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D.诗的最后两句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将自己的“愁心”带到夜郎去。
10.本诗中“杨花”“子规”两样景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请简要谈一谈。(2分)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阅读名著《西游记》,完成第8题。( 6分)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8、(1)上述文字出自_________(作家)的小说《西游记》中的“ ”(情节名),“罗刹”即铁扇公主,是 的母亲,孙行者被扇到了小须弥山,从灵吉菩萨那里得到了一粒
“ ”,之后又返回翠云山借扇。(4分)
(2)就读书方法而言,阅读《西游记》,最适合“ ”与“ ”并用。(2分)
(二)赏析古诗《秋词》,完成9-10题。(4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 是古诗的常见主题,而这首诗一反常态,写爱秋,如此 的“秋词”,在古典诗歌中是不多见的。(2分)
10、仔细品读,你能感觉到诗中隐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题
(二)诗歌赏析(4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12.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二)古诗词赏析。(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下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向读者展现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此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D.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1.此诗中的“尚”字与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中的“尚”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本诗“尚”字的妙处。(2分)


诗词阅读专题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二)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10~11题。(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和大海。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这样写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4分)
(2分)
11.(2分)大海宏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1分),表现作者博大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
(三)(10分)
12.(1)回头看。 (2)才(2分)
(2分)
(2分)

:元方入门不顾失礼。因为友人已知错就改,友人的错误也并不是不可原谅。原谅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礼貌。(2分)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如答不失礼,理由合适得一分)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下面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在王昌龄被贬外调时所写,传达出诗人对朋友降职的悲叹之情。
B.第二句“闻道龙标”要重读;“过五溪”要轻读,突出听闻友人不幸遭遇时的悲伤的感情。
C.第三句是诗人的奇想,突显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D.第四句使明月人格化,作者把明月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把对朋友的情谊浓缩在这句话里。
10.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9、B
10、写景,交代了暮春特定的环境和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借用来关怀远走他乡的友人,希望他早日归来。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2020-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二)诗词赏析(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分)
,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0. 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9.(2分)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10. (2分)示例:诗人想到要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秋季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诗词赏析(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龙标是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B.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季节是仲春。
C.第二句点题,朗读时要读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D.诗的最后两句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将自己的“愁心”带到夜郎去。
10.本诗中“杨花”“子规”两样景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请简要谈一谈。(2分)
10. (2分)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前途未卜;子规借用关怀友人。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阅读名著《西游记》,完成第8题。( 6分)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8、(1)上述文字出自_________(作家)的小说《西游记》中的“ ”(情节名),“罗刹”即铁扇公主,是 的母亲,孙行者被扇到了小须弥山,从灵吉菩萨那里得到了一粒“ ”,之后又返回翠云山借扇。(4分)
(2)就读书方法而言,阅读《西游记》,最适合“ ”与“ ”并用。(2分)
(二)赏析古诗《秋词》,完成9-10题。(4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 是古诗的常见主题,而这首诗一反常态,写爱秋,如此 的“秋词”,在古典诗歌中是不多见的。(2分)
10、仔细品读,你能感觉到诗中隐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二)赏析古诗《秋词》(4分)
9、悲秋、明朗刚健(共2分,每空1分)
10、诗中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