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与其奇者(  ) 四时俱备(  ) 沉鳞竞跃(  )
(  )
        
(  )
,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


“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古来共谈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字通明,自号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 
(3)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       ,
       。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        两种视角,写        ,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5)“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作者        的志趣,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流露于笔端。 
◆课内精读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          
(3)沉鳞竞跃          (4)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要分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在文中的作用。
 
 
10.“猿鸟乱鸣”中的“乱”字与“沉鳞竞跃”中的“竞”字用得极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
[甲] 《答谢中书书》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选自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注] 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

(1)沉鳞竞跃 
(2)四时俱备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晓 雾 将 歇,猿 鸟 乱 鸣
(2)若 牛 马 之 饮 于 溪
,“    ”一字高度概括了山川景色的特点;乙文中,“    ”一词简洁地概括了石头的特点。 
,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写出两条)
丽景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
%
%
八年级
%
%
%
九年级
%
%
%
 
 
记承天寺夜游

亦未寝(  )    藻、荇交横(  ) 遂至(  ) 欣然(  )
(  )
  其人舍然大喜
莲,花之君子者也
肃遂拜蒙母
尝射于家圃
(  )




(  )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     ,字子瞻,号       ,
    (朝代)    家。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    ”,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2)《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3)《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4)《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 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共买食之 
(4)饮酒但饮湿 
(  )
  相遇于梧、藤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秦少游闻之
啮沙为坎穴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很多文人墨客都对“月亮”有特殊的情结,月的阴晴圆缺给了他们很多人生启迪。朝阳中学校团委准备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则与“月”有关的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先是分成不同的专题活动小组来搜集资料并筛选整理,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你所在小组的任务是搜集月亮的美称与雅号,你搜集了哪些?请写在下面。(至少三个)
 
(3)学校团委写了一封邀请函,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评委。邀请函中存在两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校定于10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诵月”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的主评委,希望您务必拨冗参加。
朝阳中学校团委
2021年10月24日
 
 
参考答案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óng xiē tuí yù jù lín
2.【解析】 C A项,“沿”,古义为“顺流而下”,今义为“顺着;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B项,“歇”,古义为“消散”,今义为“休息”;C项,“跃”,古今词义相同,都是“跳”;D项,“颓”,古义为“坠落”,今义为“萎靡”。
3.【解析】 D 正确的朗读停顿划分应为“答/谢中书/书”。
4.【解析】 C 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指“狼”;其他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5.(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6.(1)陶弘景 华阳隐居 信 
(2)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3)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4)仰观、俯察 山之高、水之清
(5)酷爱自然、长伴林泉
7.(1)交相辉映。 (2)坠落。 (3)指水中潜游的鱼。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8.①山水相映之美,如“高峰”与“清流”;②色彩搭配之美,如“五色”与“青林翠竹”;③晨昏变化之美,如“晓雾”与“夕日”;④动静映衬之美,青林翠竹为静,猿鸟沉鳞为动。
,是作者针对眼前的“山川之美”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开头,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10.“乱”的意思是纷乱,形象地写出了猿鸟“鸣”的状态,渲染了清晨山林热闹欢快的气氛;“竞”的意思是争着、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