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海波液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3.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是( )
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小阳烧水时看到壶嘴往外冒“热气”的现象,联想到了夏天雪糕周围冒“冷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5.很多同学喜欢吃火锅,如图所示,小明在煮鸳鸯火锅时观察到红汤比清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汤的沸点一定比清汤的沸点低
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增加了热量散失
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6.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7.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小水珠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雾淞”形成
B.泼水成冰
C.干冰周围出现“白气”
D.大雾散去
9.如图所示,把一些干冰(约-76°C)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上部出现小水珠,外壁下部出现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是易拉罐中的干冰熔化后渗透出来的
B.小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
C.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华而成的
D.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固而成的
10.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能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舞台上的烟雾效果通常用干冰制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B.雾是干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舞台上的烟雾是水蒸气
1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2.下面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13.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
二、多选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属于凝华现象
B.冬天,﹣20℃的冰吸热后不会立即熔化
C.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蒸发现象
D.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需要吸热
15.生活中许多谚语和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缸出汗,不用挑担”中“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是凝华形成的
C.“霜前冷,雪后寒”中“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D.“瑞雪兆丰年”中“雪”是由凝固形成的
1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
C.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融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1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到100℃,水不一定沸腾
B.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把0℃的冰放入0℃的房间里,冰可以熔化
D.蒸发现象在零下20℃时,也能发生
1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汽化形成的
C.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凝固形成的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9.如图为某固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熔化过程为图像中的FG段 B.熔化过程为图像中的EF段
C.凝固时的温度为55℃ D.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20.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描述的情境中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其中放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头挂上白霜D.严冬,屋檐下的冰柱
三、填空题
2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横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23.在冬天或夏天雨雾中驾车时,前后及两侧挡风玻璃上雾蒙蒙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雾的成因及消雾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进行了下列的思考及探究:
(1)在下雨天或雾天里,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且因大雨或雾天的空气温度降温,使得车窗玻璃本身的温度相对较低,车内水蒸气遇______发生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小水珠;根据相关数据,车内外温度差达到10 ℃以上就很容易在玻璃______ (选填“内侧”或“外侧”)起雾。
(2)车窗起雾无疑是驾驶安全的大敌。为使视野清晰以保证驾车安全,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消除雾气。影响用风消除玻璃水雾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甲组同学认为与风速有关;
猜想二:乙组同学认为与风的温度有关;
要验证猜想一,实验中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二,同学们做了相应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风力挡位
温度
消除水雾所用时间
3
热风
30秒
冷风
40秒
(分析与结论)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一定时,所吹风的______,除雾越快。
(交流)从车窗起雾的成因反推:消雾的有效途径除了迅速提高车窗玻璃的温度外还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五、计算题
24.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
(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D 6.B 7.D 8.C 9.C 10.C 11.C 12.C 13.D 14.AB 15.AC 16.BD 17.AD 18.AD 19.ACD 20.BCD
21.
22.②④①③ 89
23.冷 液化 内侧 风速 风速 温度越高 通过空调系统换干燥空气进入车内(答案出现“干燥的空气进入车内”即可)
24.(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 (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